第1473章 学员们难道以后都要去当科学家?

    第1473章 学员们难道以后都要去当科学家? (第3/3页)

的试验下去,未必就没有机会将这些一一实现。

    无非就是等待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李昭很清楚,上辈子的大明是一个真正璀璨的时代。

    别人只知道郑和下西洋,却不知道,这家伙可是高智商的发明人才。

    因为《永乐大典》中就记载了一种风火轮车。

    其中所记载的便是郑和船队,将折叠自行车运往东非,然后经过改装狮皮帆和象牙轴承,最终改变了当地的部落战争形态。

    无数无数的发明在那个时代出现,最后又都被销毁。

    而茹毛饮血时代的欧洲等地却是一下子科技大爆发。

    这其中很是值得人寻味。

    李昭很欣慰,因为他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孩子们地教育学习是成功的。

    他所想要的一个百花盛开的大世在将来十年到二十年内一定会出现。

    那时的武国必然是极为璀璨的。

    现在,一切都在准备着,萌芽着。

    不会太远!

    这次的头脑风暴也让在学院的所有先生们都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学院内真的不应该死读书。

    如果当时错过了这次机会,他们根本都不知道孩子们可以这么聪明!

    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最令人刺激和激动的。

    阚元勋在当日头脑风暴活动解散后,立即就召开了老师的内部会议。

    着重讨论了今日这一现象,他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认可这种活动的,觉得交州学院的学员们至少一个月要参与一次。

    但也有人觉得这只是一次巧合,不一定每次都有这种效果。

    正反双方形成了对峙,然后开始说服对方。

    最终还是阚元勋所带领的支持者获胜,因为绝大多数都是觉得这个是有益的。

    只要是对学院,对学员们有益的,那就不要去计较所谓的得失。

    本来交州学院就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有固定的规矩约束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未来都被框死了,反而是束缚了所有人的发展。

    交州学院当初成立之初,本来就不是奔着束缚人去的,因此,最好是一直保持着这种开放的理念。

    对于这些先生们的争执,李昭是不会过问的。

    学院的未来走向他只需引导,至于最后变成什么样子,则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而且,学院内从来都不是一言堂,只要是好的,有用的,就可以提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交州学院才会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