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肃清吏治

    第3章 肃清吏治 (第3/3页)



    其他一概不知。

    “皇上,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

    徐阶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政治中心的局外人,危机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朱载坖笑着说:“前不久的事,冯保随商船贸易带回来的消息,徐卿以为这算不算一件大喜事?”

    徐阶咂咂嘴,紧张道:“皇上,这似乎不在司礼监的职责范围啊,抛开这次收获不谈,太监如此干政,实非……”

    “徐卿误会了,不是司礼监,也不是冯保。”朱载坖轻笑道,“坦白说,朕与父皇也是得知不久。”

    徐阶一呆,继而脱口道:“永青侯?”

    “徐爱卿果然聪明。”朱载坖颔首,“不列颠王国饱受佛郎机霸凌,急需自保手段,他们也有我大明需要的物资……”

    朱载坖没有隐瞒,这种事瞒不了,也不能瞒,更没有瞒的必要。

    当然,朱载坖也不是毫无保留,比如:李青和女王不为人知的那些事儿,他就没说。

    整个听完,徐阶久久无法回过神。

    “也就是说,不列颠王国需要先拿商品换银钞,再拿银钞购买战舰等军械,且定价权,完全由大明掌握?”

    朱载坖颔首。

    “不错,如若不列颠能够抵挡住佛郎机,甚至从佛郎机口中夺食,大明的财政收入,也会有显著提高。”

    徐阶咽了咽唾沫,试探着说:“这多出来的财政收入,几成入国库,几成入内帑?”

    “这个……”朱载坖微微皱眉,反问道,“徐爱卿以为呢?”

    徐阶讪笑道:“国库也好,内帑也罢,都是皇上的,如何分配自由皇上定夺。”

    顿了下,“皇上,恕臣直言,历来朝廷财政收入基本都是七分国库,三分内库,如今几乎反着来了,国库除了粮食还算充足,基本没什么钱了,这样真不好。”

    徐阶叹道:“钱粮是国家的基石,官员是国家的骨干,府库没有钱粮,骨干哪有信心?内帑具体有多少钱,没人知道,官员们只能看到府库,若照此发展下去……盛世大明便也没人信了。”

    这话倒也不全是胡诌,都说大明繁荣昌盛,也都知道大明鼎盛,可朝廷的国库却没钱。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有些年头了。

    若是一直照此发展,时间长了,官员自然会对盛世大明产生怀疑。

    这个道理朱载坖也明白,朱厚熜更明白。

    可明白又如何?

    府库没钱,内帑也没钱啊!

    朝廷开支之庞大,有目共睹,若不是李家配合演戏,财政都要陷入危机了。

    早几年朝廷就真正意义上赤字了,只是一直在寅吃卯粮。

    可这些又不能明着说出来。

    瞒着,群臣只会觉得皇帝霸道,只会不瞒皇帝,说了,信心就真没了。

    如此一个大明,朝廷却处在赤字状态。

    那盛世还是盛世吗?

    至少当权阶层不会相信,倘若自上而下都产生了质疑……影响之恶劣,不可估量。

    朱载坖默然半晌,说道:

    “此事,朕会认真考虑。”

    徐阶稍稍松了口气,拱手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