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仇恨

    第二章 仇恨 (第3/3页)

热情了,大家都知道,当奥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再度相聚时,他们真的有希望了。

    签售会进行到很晚,结果排队的人一点都不见减少,莱利怀疑如果一直进行下去,整个佛罗里达的人都要来一遍。

    奥拉朱旺绝对吃不消的,只能暂时结束了签售,延期到下一次。

    来到迈阿密的第一个夜晚,奥拉朱旺住在了德雷克斯勒家。

    德雷克斯勒已经和妻子盖内尔结婚多年,他们生了两个女儿,奥斯汀和埃莉斯。

    7月份他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和梦之队一起拿到了金牌。

    不过德雷克斯勒在奥运会上并未得到重用,他膝盖一直不太舒服,在最后决赛对阵中国队的比赛中,贝尔曼没有给德雷克斯勒登场机会。

    这让德雷克斯勒很不舒服,他认为这是贝尔曼在报复自己这位曾经的波特兰“叛徒”,可最后他们拿到了冠军,德雷克斯勒没什么可说的。

    在奥运会结束后,德雷克斯勒听到了一些关于他的议论,梦之队的球员们在背后评价他,认为德雷克斯勒浪费了很多天赋。

    尤其是乔丹和皮蓬,他们在专访中直言不讳的表示,“当我们和德雷克斯勒一起训练时才发现,原来同个联盟的球星练的如此粗糙,他对待训练的态度让我感觉有些荒唐,他在依靠自己的天赋储备打球。”

    “克莱德总是低着头,他有些精力不足,除了闷头快攻之外,克莱德没有更多的贡献,很遗憾,他不是很适合这个团队。”

    这样的评价让德雷克斯勒感到愤怒,他或许是梦之队成员中少数参加奥运会后觉得有些后悔的人——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磨练,反而加重了膝盖的伤势,让他没能好好休息一个夏天。

    见到奥拉朱旺来到迈阿密,令德雷克斯勒的心情非常好,他重新充满了动力,急切的希望新赛季可以开始。

    从1988年来到热火后,他几乎“一事无成”,人们称呼他为“卖票机器”,意思是他的作用就是卖票。

    别说重现波特兰时期的辉煌,他在和乔丹的竞争中输的一败涂地,球队战绩和个人表现都完败。

    “我想要复仇。”

    饭后,两人在院子里聊天,德雷克斯勒直言不讳地说道。

    “对阿甘?”奥拉朱旺问。

    “不,所有人,贝尔曼,皮蓬,乔丹、斯托克顿……还有所有那些,让我不痛快的人。你会和我一起的,是不是,哈基姆?”

    “我当然会和你一起,但我没有仇恨感。真主不希望我带着仇恨去打球,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篮球,去开始新的生活。”

    德雷克斯勒看着有些神神叨叨的奥拉朱旺,心想这家伙的信仰越来越虔诚了,便说:“哈基姆,你不想击败阿甘吗?这是好机会。”

    奥拉朱旺说:“当然,我无时无刻不想击败阿甘,但我并不恨他,你恨阿甘吗?”

    德雷克斯勒一时间语塞,这个问题他还真没好好想过,他恨阿甘?好像不应该。

    莱利似乎是恨的,他总是将阿甘和开拓者作为目标,时不时挂在嘴边。

    你看,除了安东尼-梅森,今年他又把克里夫-罗宾逊给勾来了,开拓者要被他挖空。

    但莱利又总是夸赞阿甘,将他当做篮球运动员的标杆,据说莱利愿意用一整支热火换阿甘到迈阿密。

    两人跳过了这个话题,开始一起构想新赛季的蓝图,他们要如何一起合作,搭建热火均衡的内外线。

    奥拉朱旺迫不及待的在院子的篮球场上展示自己夏天训练的成果,轻盈的脚步,更快速的投篮,以及灵活的身段。

    德雷克斯勒对此感到惊讶和欢喜,不过他有些遗憾地和奥拉朱旺说:“我9月中旬可能要接受一个膝盖关节镜手术,赛季开始前我会恢复,但不知道我的状态能不能支撑我打出足够好的表现。”

    德雷克斯勒今年已经30岁了,竞技状态正处于一个分水岭阶段。

    奥拉朱旺安慰德雷克斯勒,说赛季很漫长,他们要对彼此有信心。

    深夜,两个大学时的队友同睡一屋,各睡一头。

    他们有太多话要说,有太多的梦想做。

    聊着聊着,两人都迷糊地快要睡着了。

    德雷克斯勒嚅嗫着,突然说:“哈基姆,我并不恨他,其实他一直都是对的,一直都是…”

    “你说谁?”奥拉朱旺问,但另一头已经传来德雷克斯勒的鼾声。

    那一晚,迈阿密晴空万里,夜风朗朗。

    但德雷克斯勒的梦中,下了一整夜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