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后的疯狂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十章 最后的疯狂 (第1/3页)开拓者的新人训练营声名在外,开营后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媒体来到威拉米特大学训练馆门口蹲点、采访。
他们大部分都是冲着甘国阳来的,他是联盟唯一一个这把年纪,还经常陪着新人训练的超级巨星。
最早开拓者的新人训练营只是对新秀进行训练并挑选一些短合同球员补充阵容,随着夏季联赛的完善,很多球队都不再单独举办新人训练营。
但开拓者因为甘国阳每年固定的加入而变得与众不同,除了1993赛季他缺席外,其它赛季都他愿意和新人们一起训练并进行指导。
他的那句“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新秀”早已传遍联盟,很多落选的年轻人都想来证明一下自己不是最差的。
这给了开拓者未来很多机会来挑选那些遗珠,当然,记者们的主要目标还是阿甘。
随着赛季临近,人们对甘国阳复出的期待越来越强,既有人想看王者归来的戏码,也有人暗戳戳等着英雄迟暮的悲剧。
甘国阳的心态却丝毫不急躁,一路走来他深知NBA赛季是一场耐力赛,从训练营开始,到季前赛,常规赛,季后赛,每一步都要走的谨慎、踏实才可以。
就像开车的老司机,上路的时间越长,行车出门就越小心谨慎。
他的一切训练、恢复,都遵照严格的计划时间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体重上,在开营一段时间后,他认为280磅稍微重了一些影响灵活性。
于是决定调整一下,降到275磅左右,寻找一个力量和速度的最佳平衡点。
他开始更加注重饮食,摄入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他还要比年轻时更注意休息。
20多岁的时候身体机能恢复非常快,狂练一个礼拜,休息一天就恢复了,现在练两三天就要休养一天。
除此之外,他还要考虑伤病,尤其是膝盖负担的问题,生化人到了32岁也要保护身体。
以及,要平衡篮球、商业和生活、家人之间的关系,父亲的衰老和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他去照应。
相比老司机的稳妥,刚刚学会开车,刚上路的新司机,往往胆大包天开快车。
科比就是那个急躁的新司机,新人训练营开始后他练得极为刻苦,在第一天被甘国阳教训后,他每天都加练到很晚。
有一天凌晨两点多他打电话给甘国阳,问甘国阳一个技术上的细节问题,甘国阳被吵醒又在电话里骂人,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
科比说他刚从训练馆出来,在回家的路上,准备到家就睡觉。
原来他从下午两点钟,一直练到了凌晨两点,中间除了吃饭、喝水补充能量,12个小时几乎不停下。
到了白天,科比还是正常七点半到训练馆训练,他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全都投入在篮球上。
18岁的年轻人,除了篮球之外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也没有什么别的值得他放在心上的。
甘国阳说:“牺牲睡眠是不值得的,充分的休息和训练一样重要。”
科比同意,但他说自己实在是睡不着,他天生觉少,他想训练。
除了在时间上不计代价的疯狂投入,在训练中,科比对扣篮充满了执念。
他总是渴望扣篮,尤其渴望在阿甘脑袋上扣一个,结果就是疯狂吃火锅。
科比有弹跳有爆发,可是他缺少对抗,一旦上对抗动作变形,根本别想压过防守人扣篮。
对抗训练中,甘国阳在防守时毫不留情,用无情的封盖一次次击碎科比扣篮的意图。
每次封盖后,甘国阳都会指点科比下次要注意的地方,然后下次继续把他盖掉。
科比很快发现,不管技术上怎么注意,怎么调整,你身体对抗不行就是不行,而肌肉不会一天时间就长出来。
于是,他开始增加自己在健身房训练的时间,并加大食量吃东西,恨不得快速膨胀起来。
虽然在训练上科比有些急切,可是在面对媒体时他却稳重、大方,颇有大将风度。
波特兰的记者们对科比和小奥尼尔这两个高中生球员异常关注,波特兰市民对他们非常感兴趣。
科比在采访中非常自信和大方,他不会支支吾吾,而是直抒胸臆,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样的风格很受记者喜欢,而且科比还会说好几种语言,尤其是意大利语非常熟练。
这让他在采访中总是熠熠生辉,聚光灯和话筒不自觉的就会集中到他的身上。
在1996年选秀大会结束后没多久,《SLAM》杂志曾经召集这批充满天赋的才俊们一起拍封面照。
他们被球迷们期待着能够接班1984一代,进入90年代后,冠军已经被84一代给垄断。
甘国阳、乔丹、奥拉朱旺轮流坐庄,瓜分了总冠军,顺便和查尔斯-巴克利一起包揽MVP奖项。
每一年都有天才球员进入联盟,但没有哪一年的球员能像1984年那样如此具有统治力,质量如此之高。
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历史级别的球员,他们是真正的黄金一代,支撑起了1990年代NBA的繁荣。
到了1996年,科比、艾弗森这批球员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特性,他们更年轻,往往大学打了一年、两年,甚至没上大学就参选。
而80年代,球员普遍会读完大学,在21、22左右的年龄参加NBA选秀,有些大龄新秀会到23岁。
在照片和采访中明显能看出,1996一批是一群孩子,他们努力装成大人的样子,但无论穿着、言行,都透露出稚嫩。
人们称呼这一代球员为“白银世代”,他们很有天分不过还需要足够的打磨,才能显露真正的光辉。
至于他们能不能超越黄金,晋级为白金,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这批天才年轻人中,科比和小奥尼尔年龄最小,但科比表现的非常从容,不卑不亢,自信坦然。
他手里一直拿着篮球玩来玩去,他不怎么和别的球员说话,他的成长经历和绝大部分黑人都不一样。
相较而言,小奥尼尔更加害羞,有时候面对一些问题会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尴尬的摸摸脸。
这个时候,甘国阳总是会站出来给他打圆场,在帮他化解难题的同时,也给小奥尼尔做示范,以后该怎么去应对。
和面对科比时的严苛、无情相比,甘国阳对小奥尼尔更加温和耐心。
两个人都是内线,甘国阳在训练之余会花很多时间指导小奥尼尔的基本功训练。
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高中生球员而言,没有大学教练严格的指导和团队篮球的熏陶,他们在技战术上会有很多缺漏。
而且这种缺漏,可能会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成为他们难以更进一步的最大桎梏,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可怕的。
年轻的高中生球员们很快会意识到,NBA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学校,工作的第一目标是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学习技能。
当NBA艰苦漫长的赛程真正运转起来时,球员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进行系统的,高质量的训练。
一场接着一场的比赛和长途奔波,以及在激烈赛场上受到的伤病,会消耗掉球员教练大部分精力。
夏天会是很好的训练、提高的时间段,但年轻人很少有稳定的环境和团队去提升自己,这点是大学的优势。
夏季联赛和各种各样的训练营,逼迫年轻人只能自己去适应,很少有教练或者前辈会盯着你进行全方位的打磨提高。
工作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没有人有义务来带领你学习,帮助你进步。
大部分年轻人的才华很快会随着身体能量的消耗而逐渐耗尽,他们没有找到一种聪明的办法来维持和保存自己的能量。
强如摩西-马龙,他天赋异禀,打球风格独树一帜,球场嗅觉敏锐如野兽,但在过了30岁后,身体素质开始下滑时,赛场表现出现了大倒退。
他没有策应和助攻,防守和进攻中依赖直觉,但直觉需要身体爆发力去回应,没有了爆发力,他在球场上茫然无措。
每场比赛助攻少的可怜,在篮下抢到前场篮板后,打不进的次数越来越多,浪费机会的同时,也在消耗队友和教练的耐心。
他的数据依旧不错,还是很有赛场威慑力,但他的进攻效率已经大大下滑,并且无法在其他方面给球队提供帮助。
为了工作,为了挣钱,他一直打到了1994-1995赛季,他退役的时间比甘国阳退役还要晚。
但1988年和查尔斯-巴克利一道打进总决赛之后的所有赛季里,马龙再也不是这个联盟有力的竞争者。
1988年,他正好32岁。
作为对比,他的老对手贾巴尔在1980年时也是32岁,他率领湖人拿到了总冠军,并且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个巅峰时期。
两人除了身体素质、打法等诸多区别外,还有一个显著区别是摩西-马龙没有上过大学,而贾巴尔在著名的UCLA坐了一年球监,打了三年NCAA,四年大学读完毕业,扎扎实实经受了约翰-伍登教练四年的悉心培养,经受了学院派系统完善的篮球训练,在那里怎么系鞋带教练都会教你。
职业球队显然不会教你怎么系鞋带,他们会付给你一张令你头晕目眩的支票,接着让你到球场上那些比你壮,比你高,比你更有经验的成熟球员对抗,以吸引更多球迷来体育馆买票看比赛。
等到在一次次冲撞和对抗中年轻人不断长大,终于攀登上联盟的顶峰,回望过去才会发现自己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尤其在篮球上为了对抗和努力工作而失去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开拓者的总经理巴克沃尔特就是那个曾经递给摩西-马龙支票的人,他缔造了美国职业篮球历史上的第一个高中生球员,打出了他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成名仗。
但时间过去20多年,巴克沃尔特在新人训练营的场边看着科比和小奥尼尔训练,回首往事,心里却在想自己当年是不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而如今又为什么要重蹈覆辙。
“那天我在他们家的餐桌上放了一沓钞票,一共25000美元,1974年,25000美元…那时候石油危机,物价高涨,通货膨胀,但25000美元还是能把摩西家那套破房子买下来并重新装修一遍。他们家墙上有个大洞,一下雨就漏水,家徒四壁。而25000美元只是签字费而已,真正的合同会达到百万,那种情况下他很难拒绝。”
“当时想招募他的人数不胜数,我主要和马里兰大学的教练竞争,以及要避开他那个贪婪的叔叔,光见马龙就要付给他一笔钱。我不想给,所以我是偷偷摸摸跨过栅栏,躲开一只恶犬后,再溜到他们家门口敲门的。后来他还是去马里兰大学呆了五天,但受不了学校的生活,便打电话给我说想接受球队的合同……我现在觉得,那可能是一个错误,就像1976年开拓者没有将他留下来一样,他那时候也该留在大学。那样的他会更加伟大。”
巴克沃尔特在训练的间隙和拉里-伯德聊天,按照他的计划,他将在三个赛季后退休,将总经理的职务交给伯德。
伯德和摩西-马龙做了多年对手,80年代初期凯尔特人和费城76人打生打死,可谓东部死敌。
1981年伯德也在总决赛和火箭马龙相遇,彼此之间可以说非常了解,那时候他们互相痛恨对方,伯德在公开场合侮辱过马龙。
时过境迁这些都不再重要,伯德同意巴克沃尔特的说法:“如果摩西和贾巴尔一样,受过大学的良好篮球教育,情况确实会不同。”
伯德就是坚持上完四年大学才进入的NBA,哪怕他1978年已经参选,哪怕他家中同样贫穷,但他还是坚持接受大学教育,度过重要的成长过渡阶段。
“所以,如果意识到了错误,为什么还要选择高中生球员?而且他妈的还是连选两个?巴奇,这样你的知错显得很虚伪,就像一个有钱人说我不喜欢钱一样,这令人唾弃。”
伯德发出了灵魂拷问,你选一个就算了,还连挑俩。
巴克沃尔特用手指了指正在训练的甘国阳,道:“是阿甘用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