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屠戮

    第三十一章 屠戮 (第2/3页)

扣。

    本赛季他的场均得分下滑到了生涯最低的23分(不算上个报销赛季)。

    篮板球依旧保持在11个左右,但封盖下降到了2.8个,依旧是全明星级别,但不再是MVP级别的内线。

    比赛开始后,伯德甚至没有派出甘国阳一对一盯防罗宾逊,而是全场比赛都让萨博尼斯对位这个老对手。

    不管罗宾逊在低位和中路如何得分,开拓者都是不管,不包夹,不协防,因为伯德笃定,罗宾逊一个人打不死开拓者。

    马刺走的是极致的防守风格,在赢下开拓者的比赛中,将开拓者的得分压制到了100分以下。

    波波维奇构建了以大卫-罗宾逊为核心的防守体系,大量的收缩,大量在强侧堆积球员,用密集的阵型缓慢的节奏消耗对手的进攻动力,让比赛陷入泥潭战。

    而马刺正好有着一群擅长打泥潭战的球员,他们性格坚韧,打法朴实无华,都是极端的实用主义者。

    所以难怪波波维奇在错过邓肯后会选择看似平凡的比卢普斯,而不是华丽漂亮的范霍恩,因为比卢普斯更符合球队战术和风格的要求。

    但是开拓者今晚并不想被拖入泥潭,更不想和马刺在阿拉莫穹顶打烂仗。

    第一节开拓者就开始了奔跑,不停的奔跑,攻击篮筐,三分投射。

    外线哑火了一段时间的克里斯-穆林再度活跃起来,早早的连中两个三分球,帮助开拓者打开了局面。

    开拓者从来没有因为打的是双塔阵容而放慢他们进攻的脚步,相反双塔一直在跟着其他球员奔跑,充当场上的进攻指挥塔。

    这是拉里-伯德很具有前瞻性的地方,如果换一个保守的教练,手握阿甘和萨博尼斯两座双塔,不完全围绕高低位的双塔打战术?工作和战绩还想不想要了?

    伯德却没有这么想,其中当然有一些运气成分,因为赛季刚开始伯德生病住院了,里克-卡莱尔执掌教鞭。

    卡莱尔不是个死脑筋的保守派,他想法很多,他继续发扬他的Flow进攻,给开拓者注入了不一样的基因。

    等到伯德复出,伯德发现卡莱尔这套很不错,很有当年凯尔特人前场铁三角的影子。

    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凯尔特人一样算得上是高塔阵容,前场三高,按理说打内线很有优势。

    但实际上凯尔特人是全联盟跑动最多,传球最多,助攻最多,快速反击最多的球队。

    因为伯德在持球进攻上的一些弱点,他们反而在慢速的阵地战中会吃亏,到关键时刻凯尔特人最常见的场面就是丹尼斯-约翰逊持球在弧顶哐哐打铁。

    可是没有办法,约翰逊不出手,阵地战的球权凯尔特人其他人很难消化干净,只能让这个不够高效的射手来完成进攻了。

    现在开拓者不同了,随着赛季深入,比赛一场接着一场,伯德不断把甘国阳往三号位上推,他意识到自己在打造一个全新的“超级凯尔特人”,而阿甘就是加强版的拉里-伯德自己。

    第一节,开拓者正常的进行快速进攻,把节奏提了起来。

    今晚他们没有人拉肚子,也没有人懈怠,投篮命中率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马刺队坚持了大约七八个回合,慢慢开始跟不上了。

    他们的进攻效率根本不是开拓者的对手,同时防守压不住开拓者的进攻。

    穆林、布雷洛克外线两杆枪投的相当准,甘国阳和萨博尼斯双塔不停给他们制造机会。

    开拓者轻易不落入阵地战中,双塔虽高,却一点都不笨重,打得轻盈、灵活。

    反而是马刺显得过于笨重,跟在开拓者的屁股后面跑,完全不在自己舒适的节奏区域中比赛。

    第一节打完,开拓者33:21领先马刺12分之多,这个比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马刺是不行了。

    马刺这种贫攻的球队,落后12分想追回来太难了,要是开拓者落后12分还好说。

    而开拓者显然没有要放过马刺的迹象,连胜终结之仇还是要报的。

    虽说输掉那场比赛大家心里都松快了,心里一点都不怨恨马刺,反而有些感激。

    但面子上还是要报仇,不然以后在联盟的江湖里怎么混?

    第二节比赛,开拓者的替补阵容延续上了火力,科比、小奥尼尔、AC-格林等人打得相当顺。

    尤其是科比,面对马刺严密的防守丝毫不惧,不停的闪转腾挪,利用灵活的步法寻找出手空间。

    这小子现在的中距离练的相当不错,三分线内两步有机会就出手,一旦手感出色,能连投连中。

    虽然铁的时候也是连投连铁,但能在对方变化的防守态势下连续进球,是一个巨星的基本素质。

    普通的角色球员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