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替代品

    第三十四章 替代品 (第2/3页)

,高考像平时”态度去应对常规赛。

    2月下旬,开拓者又是一波6连胜,打完了2月份的比赛。

    到了3月份,开拓者依旧无可阻挡,将他们的连胜场数扩大到了11场。

    开拓者依旧只输掉2场比赛,而且这两场全都是主场,他们在客场的统治力比在主场还要强。

    “客场我们更专注,我们喜欢与所有人为敌的感觉,而到了主场,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松懈。”拉里-伯德如此解释开拓者客场战绩为何如此优异。

    当然,和11月、12月份的胜利相比,全明星赛后的一些比赛艰难了一些。

    各支球队都进入了战斗状态,对抗强度增大,轮换变短,都开始为季后赛做准备。

    还有,全联盟都开始研究和针对开拓者的进攻体系,大家都在想办法遏制开拓者可怕的进攻。

    3月底,开拓者在达拉斯遭到了小牛队的强力狙击。

    小牛队本赛季的成绩并不显眼,他们是联盟吊车尾的存在。

    尼尔森搜罗了迈克-芬利,艾迪-琼斯,吉姆-杰克逊,贾马尔-马什本等一批天赋出色的后场、锋线球员。

    尼尔森在经历了雄鹿、湖人、勇士的不算成功的执教生涯后,来到小牛的他再度求变,开始追求疯狂的进攻。

    身兼教练和经理职位的他,一心一意收集这些得分能力强,身材高大的摇摆球员,期待打造一个强大的进攻机器。

    可是在90年代末期的NBA环境中,没有防守的阵容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小牛队尽管火力旺盛,进攻数据很好看,却无法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个赛季尼尔森饱受质疑,但他坚持自己的建队思路,认为现在不过刚刚开始,根本不用着急。

    “波特兰开拓者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就是一支强力的进攻球队,这才是篮球的终极形态。”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尼尔森接受记者的采访,被问及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进攻篮球时,尼尔森用开拓者举例。

    “但是…开拓者有阿甘。”

    “我知道开拓者有阿甘!我们不也就缺个阿甘吗?”

    说到这里,尼尔森显得有些气急败坏。

    1984年选秀的遗憾到现在还隐隐作痛。

    那时候尼尔森当了一次奥运选拔赛明星队的教练,给美国奥运队做陪练。

    当时甘国阳就在明星队中,让尼尔森过了把执教理想球员的瘾。

    后来在选秀大会上,尼尔森想方设法想从斯图-茵曼那里交易得到2号签。

    可惜茵曼不傻,不管尼尔森出什么都不肯换,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阿甘在波特兰创立王朝。

    唐-尼尔森不止一次告诉自己,如果当时他得到了阿甘,80年代就是雄鹿的天下。

    一直到今年,已经14年时间过去了,唐-尼尔森还是念念不忘,以至于接受采访时还是一脸遗憾。

    在本赛季进军季后赛无望的情况下,尼尔森和管理层已经在商量,1998年选秀大会一定要选一个内线。

    “不是要能防守,而是要能进攻,一定要进攻。”

    尼尔森不断和球探强调,他要继续延续球队的进攻策略,而不是追求防守。

    其实尼尔森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心仪的人选,就是在一周前,Avia公司举办的“阿波罗篮球峰会”中有着出色表现的德国年轻人德克-诺维斯基。

    这位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全场拿下了33分14个篮板球,带领世界明星队爆冷战胜了美国明星队。

    美国人还不熟悉这个德国小子,DJ在播报名字时总是将他喊成“诺维茨基”。

    实际上在一年前的Avia阿波罗青年训练营中,这个德国小伙子已经崭露头角,给查尔斯-巴克利、斯科蒂-皮蓬等NBA大牌球星留下了深刻印象。

    查尔斯-巴克利在训练营后说,如果诺维斯基想进入NBA,尽管来找自己,他一定可以提供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