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两米二两麸饼

    第三十章 一两米二两麸饼 (第2/3页)

男人有些为难,高不易笑道:“别纠结了,我们再聊聊,这些就当我给孩子的见面礼,我们是礼尚往来嘛。”

    见高不易如此说,男人只能苦笑着答应,他准备明天把这些东西交给族长处理,一村子人就是一个大家庭,互相依靠着才能求活。

    等麸饼泡好,高不易端起来大口喝了一口,喇嗓子,味道难明,不过高不易硬是皱着眉头把一碗喝完。

    “主家,怎么不见你们这里当官的出面发放救济粮呢?”

    “有呢,当官的老爷在县城和镇子上发,然后让里长带人去固定的点领,再由里长带人发到各村,村子之间不能乱跑,不然未登记在名单上的,没有救济粮,前两天饿死的人就是因为未在名单上,没领到粮食才饿死的。”

    “原来如此。”

    “多谢主家,天不早了,早点去休息吧。”

    “好的,您也早点休息!”

    正屋,高不易坐在土炕上,屁股下面只有一个用秸秆编制的硬邦邦垫子,其他再无它物。

    “慧儿,你说百姓如此凄苦,我这皇帝当的多失败啊,那些年还一直想着享乐,现在想想都后背发凉。”

    上官裴慧却和他的看法不同:“陛下,这已经是少有的好光景了,遇灾能不用逃荒,且一家人还不至于饿死,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听了上官裴慧的话,高不易无奈摇摇头,他知道上官裴慧没说假,民间疾苦史书记载的不多,但是真正的场景在诗人的笔下有生动提现,杜甫的石壕吏就是代表作,虽然成于安史之乱时期,但是安史之乱之前,由于玄宗的穷兵黩武,百姓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日,主家早早叫来了族长,为高不易他们送行:“招待不周,还请远客见谅,他日丰年再路过这里,一定要来庄子上暂栖。”

    “多谢,一定!一定!告辞了!”

    从小村里出来高不易又走了几个村子,大体差不多,所领到的粮食基本也差不多,找到里长,他领到的粮食基本是一样的。

    “这是什么年景啊,人竟然以野菜果腹,牛马都瘦骨嶙峋,这也敢说是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