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次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第929章 次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第2/3页)

    伴随这个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考虑重量、拆装便利、长度体积这些问题。

    此时同志们看见高振东脸上神色很古怪,一副很想大笑的样子,不知道他心里面在憋着什么屁。

    高振东当然不是想笑这些同志,而是想起了我们几十年后上的那些恶当,那真是次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NSV机枪的“总重”25公斤、AIM-120导弹的双脉冲发动机、高超音速导弹的高速机动再入、F-22战斗机的2.0升力系数、朱姆沃尔特的双波段天顶星雷达、NGAD的wiki试飞……甚至传言F-119发动机的推比10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真是没地儿说理去。

    除了NSV是自己人翻译失误导致的外,其他的统统是敌人在吹牛逼,这就很难绷,这帮外国鬼子,太坏了!

    但是要说是坏是好,不好说,有时候能力够强的时候,到底谁吃亏是个没准的事情。

    想起80年代因为实在没办法,只能将12.7mm重机枪总重控制在26.5公斤而遗憾不已的前辈们,高振东实在是想乐。

    诶,不对,现在是60年代,我才是前辈,不笑了不笑了,这多不厚道。

    眼看着高振东乐成这样,同志们不淡定了,你说你,本事大也不能这么笑吧?

    就在同志们心气儿渐渐不顺的时候,高振东一句话平复了所有。

    “如果我说,能把枪的重量控制在32公斤,是不是就能伴随了?”

    全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多少?要不是我聋了,要不就是你疯了!

    这是所有同志的想法。

    不少人知道他是搞材料的,但是别管你什么材料,枪的主体是钢,这是变不了的,只要是钢,密度基本上就不会低于7.8,你再怎么折腾,这东西是变不了的。

    “振东同志,你是不是……是不是说错了?”连陆军的同志都不淡定起来,这事儿不可能啊,赶紧给高振东找个台阶下。

    高振东脸上笑眯眯的,但是语气很坚定,吐字很清晰。

    “没错,就是32公斤。”

    我们的第一代重机是88公斤,第二代是56公斤,第三代是41.5公斤,第四代,也就是上当的一代,是26.5公斤,第五代涨回来了一点,但是没有本质区别。

    高振东还是不想玩儿那么极限,毕竟32公斤是一个超级够用,已经能惊呆所有人的数字。

    而且那个机枪的原理和结构他知道,不过一些细节还是不大清楚的,所以他在26.5的基础上加了20%,32公斤。

    “其中枪身预计18公斤,枪架14公斤。空枪啊,我说的是空枪。”高振东进一步明确了参数,相比17和9.5,都上涨了一些,特别是枪架。

    废话,我们当然知道你说的是空枪,加上60发子弹还能控制在32公斤,那你是神仙。

    第四代重机枪:这事情吧,其实也不是不能商量。

    “不可能,12.7减到枪身18公斤,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