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朱元璋不信

    第八百二十五章 朱元璋不信 (第2/3页)

    你说我们的都不行,那么国师大人,想必已经是成竹在胸。

    倒要洗耳恭听,这个真正完美的方案,应该是怎么样的?

    等三年?

    仅仅需要等三年么?

    这三年,到底在等什么?

    钱粮么?海船技术么?

    总感觉国师大人还有没说出口的话,但谁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那些未竟之言,或许就只有国师自己知道。

    没人了解的是,在这里,其实有一条秦枫肚子里的蛔虫……

    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一开始,朱元璋听到秦枫语气里的意思,竟然是连标儿那个最稳妥的方案都不打算采用,言辞中隐有劝谏的意思,大概是说现在还并不是大明开启航海远征的时候。

    这样的观点,让朱元璋十分奇怪!

    要知道,为什么现在大明不满足于万里神州,而将目光投向茫茫大海,投向海洋彼岸的那些谁也没见过的国家,没见过的人种,没见过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不正是因为秦枫这位国师吗?

    你自己说的!

    大明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怎么现在,咱好不容易做好了几乎所有的准备,要将目光投向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你又站出来叫停?

    奇哉怪也!

    事实上,如果没有现在摆在书案上的这张海图,哪有接踵而来的大航海计划?

    这海图,正是出自秦枫之手呀。

    怎么到头来,竟是成也秦枫,败也秦枫,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奇怪的药?

    朱元璋当然不会忘记,这些年来,秦枫的心声中,不止一次提到海洋另一端的那些世界里,丰富的各种资源,甚至是关乎大明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的引入。

    这一切的一切,都依赖于大航海计划的实施执行。

    现在,你说还要等三年?

    若是不知道那些好东西,也就罢了。

    若是没有这张海图,也就罢了。

    现在明明万事俱备,还让朱元璋等待三年,就算朱元璋是个有静气有耐心的帝王,总也需要一个真正拿得出手的理由。

    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