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断匈奴之臂,立大乾之威!

    第909章断匈奴之臂,立大乾之威! (第3/3页)

脉常年被积雪覆盖,有融雪径流贯穿河西大地!”

    “并且此地温度,也极为适宜耕种。”

    “此地在臣看来,若不用来屯田,简直是暴殄天物!陛下何不迁徙关中、青州,雁门三地的百姓,以及天下各地的罪犯,将士,移民几十万,前去屯田?”

    “镇岳泽、乌兰山大片土地,若每亩产栗三石,迁徙三十万人,不出五年,便可囤粮百万石!”

    此话一出。

    武曌凤眸骤然一亮。

    高阳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

    河西这一片地方,光用来养马,放牧这实在是浪费!

    在武曌眼中,河西之地太适合屯田了!

    五年屯粮数百万石,这个数字,简直太过诱人!

    武曌手指轻轻敲打着石桌,极具节奏,她一双凤眸紧紧盯着高阳,“高爱卿之言,甚得朕意!”

    “但这一点,闫大夫、崔状元也向朕上了奏折,不约而同,可若想屯田,却并没那么简单!”

    “其首当其冲,便是匈奴骑兵的威胁!”

    “高相你能悄无声息的打入河西之地,那对匈奴人来说就更简单!”

    “若不解决这一点,那朕在河西之地屯田,纵年年大丰收,屯粮百万石,那也是为匈奴大单于做嫁衣!”

    武曌说到这一点,眼神极为迫切。

    这也是最困扰她的问题。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论对沙漠的熟悉,河西之地的熟悉,匈奴要远胜大乾。

    不解决这一点,如何屯田?

    对此。

    高阳轻轻一笑,朝武曌道,“陛下有所不知,河西之地南北宽仅数里至百余里,若在沧澜山,合黎山等隘口筑“烽燧链”,配合“地听”(埋陶瓮听马蹄声),完全可提前数个时辰预警!”

    “并且以河西之地的特殊地形,完全可铸长城以防匈奴,因地制宜,打造一套复合型的防御体系!”

    “铸长城以防匈奴?”

    “高卿,此话何解?”

    武曌身子前倾,带着迫切的问道。

    高阳目不斜视,笑着开口道,“陛下莫急,臣早已为陛下准备了一套万全之策,以制河西!”

    “此策名为——断匈奴之臂,立大乾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