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高阳三计定河西!

    第910章高阳三计定河西! (第3/3页)

战马,强行翻过,前来劫掠,那便丧失了匈奴人最大的优势,机动性!”

    “没了速度,如何劫掠?并且每隔五里,便可设烽燧,囤五千斤柴草!一旦发现匈奴行踪,届时烽火台上,狼烟滚滚,我大乾铁骑自雁门关杀入河西之地,只需三日!”

    “匈奴人,如何逃?”

    高阳轻笑道,那声音虽极为淡然,却在众人心头,掀起一阵惊愕。

    匈奴人以往劫掠大乾,所凭借的就是骑兵的灵活性。

    他们悄无声息自边郡杀入大乾,劫掠一番,等消息传到朝廷,各郡动兵前来,匈奴人早就满载而归,回了王庭。

    骑兵与速度,是匈奴最强的优势!

    但若修筑长城,以蒸土法垒起一条贯穿河西要道的长城。

    匈奴人可翻过,但战马如何是好?

    其实修筑长城,以防匈奴,这也不是没人提过。

    但整个大乾,边疆太过辽阔,要耗费天大的成本,可行性太低。

    但河西地势特殊,这独特的地势,注定了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

    “妙!”

    “这令居至玉门关段,每五里设烽燧,每十里建屯堡,可行性极大!”

    上官婉儿看向高阳,随后问道,“可若匈奴绕开主长城杀入河西,那该如何是好?”

    高阳笑着道,“绕路?他们敢绕,就必死无疑。”

    “高卿,你还有手段?”武曌发问,声音响起。

    高阳开口道,“陛下只需在长城外三十里,掘“天田”,植“刺柳”,这天田便是一片细沙带、刺柳便是带刺红灌木!”

    “河西之地的风速,臣以三角函数侧过,其风并不大,人的脚印可轻易掩盖,但马蹄印在细沙带的深度可达三寸到五寸!”

    高阳呵呵一笑,继续道,“呵……要想抹平这个深度的马蹄印,除非十二级大风,否则绝无可能!”

    “只需每日命将士辰时、申时两巡,马蹄印深则人多,蹄印浅则马疲,甚至以此能算出匈奴是否携辎重!”

    武曌瞳孔微缩:“你是说,匈奴动向尽在我军掌握?”

    “不仅我军可掌握匈奴行踪,臣还要让匈奴人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