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启新亭会议

    第二十章 启新亭会议 (第3/3页)



    同时设资政局,参预机务,协助朕做决策。如批复内阁、都察院、大理院和戎政府的奏文。

    资政局再设秘书处,朕通过资政局做出决策,由秘书处行文有司,再督查执行,反馈总结。

    秘书处,由司礼监和选拔的外朝官员兼任.

    汝贞公、大洲先生、张师傅、谭公,朕任命你们为资政。”

    最后朱翊钧的目光落在张居正脸上。

    “张师傅,朕想请你兼任内阁总理,总理大明行政,总领六部七寺,主持新政改革!”

    张居正沉默着。

    胡宗宪、赵贞吉和谭纶体会到张居正心里的纠葛。

    他推新政搞改革,需要皇上授予极大的权柄。

    现在皇上给了他极大的权柄。

    总理大明行政职权,连六部七寺都被置于他的管辖之下,权柄之大,几乎等于国相,足以让他推动新政改革。

    同时又以匪夷所思的新官制,给他套上了紧箍咒。

    总理内阁,看上去等于前朝国相,可最重要的戎政被拿走了。

    接着是监察和司法权也被拿走了。

    其实聪慧的四人都知道,律政院成立,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权柄被皇上提炼出来。它制定的律法,内阁、都察院、大理院和戎政府都要遵照执行,不得有违。

    先是把国政权柄分拆成四股,各自向前,又互相制衡,如同四驾马车。

    再给四匹马套上了辔头,而这个辔头被皇上通过律政院和资政局,如同两条缰绳,牢牢抓在手里。

    皇上让张居正出任内阁总理,授予了足够多的权力,又能随时监督,随时叫停。

    不亏是世宗皇帝的好圣孙。

    嗯,不对啊。

    世宗皇帝也没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张居正只是迟疑了十几秒钟,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这种局面最好不过。

    大臣想从皇帝手里分走权力,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弱臣强,二是主明臣贤。

    第一种不可能。

    坐在自己对面的万历帝,权柄之重可谓是国朝第二。在二月初一那场神迹后,甚至隐隐超出了太祖皇帝,可为第一。

    第二种就要君臣相得,一体同心。

    张居正知道自己虽然是皇上信任的老师,但皇上也不会轻易把权柄轻授给自己。

    皇上不是隆庆帝,是加强版的嘉靖帝。

    他在隆庆二年之后,看完自己与高拱对新政改革主导权的明争暗斗之后,才下决心授权自己。

    而且还做好了足够的防范。

    这样也好。

    史书上历朝历代的权臣,不管利国益民还是祸国殃民,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自己也不想遭遇不幸。

    谁能在这么精明又强势的皇上手里当得了权臣?

    张居正起身跪下,郑重地说道:“臣谢皇上圣恩。臣愿为大明除弊鼎新、兴千世盛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翊钧连忙扶起张居正,哈哈大笑,“张师傅,我们就这么说定了。你在前面推新政,搞改革,朕鼎力支持你。

    我们师生二人,与其他诸卿齐心协力,建不世之功,创造一个新大明!”

    “谈得痛快!也谈得差不多了。诸卿,我们回去吧。”

    “是!”

    朱翊钧起身离开亭子,转头一看,亭子上方挂着一个匾额,上书“启新亭”。

    “嗯,启新亭,这个名字好。我等君臣在这里开了一个重要的会,为大明未来新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嗯,兆头好。果真是冥冥中有天意。祁言,朕与诸卿的谈话,都记下了吗?”

    “回皇上的话,六位内侍,轮流记录,都记下了。”

    “嗯,好。以后史书上会有这么一笔,《启新亭会议》,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