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张集体合影

    第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张集体合影 (第2/3页)

深浅。

    冲得好,太子秉政有功。

    冲得不好,这是隆庆朝的事,与太子何干。

    主持冲锋的还是隆庆帝的老师,高拱,更与太子无关了。

    不是当时身为太子的皇上想撇清关系,而是中间隔着一层,有缓冲余地,双方不会发生直接冲突。

    政治斗争,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解决人。

    正如皇上所言的,想方设法把反对我们的人变少,把支持我们的人变多,我们的新政改革就能顺利进行。

    解决人只是斗争手段之一,不是斗争目的。

    隆庆三年明争暗斗下来,大明官场、士林,以及中枢地方各方势力的实力,以及他们对新政改革的态度,皇上心里有底了。

    却耗费了一位高拱。

    现在皇上即位,把自己任命为内阁总理,实为国相。

    此前太祖皇帝废丞相,直管六部,现在皇上通过自己去管六部诸寺,料理中枢和地方“行政”事务,为何?

    还是建立缓冲层,凡是有转圜余地。

    太祖皇帝直管六部,亲理国政的结果就是国策一改变,就必须杀得人头滚滚。

    没办法,中间没有缓冲转圜,加上太祖皇帝刚毅好杀的性子,那就政息人亡,一起毁灭吧。

    要是在嘉靖朝,自己还不敢出任这个内阁总理。

    世庙皇帝,猜忌凉薄,臣工难得善终。

    严嵩给他卖命了一辈子,说抛弃就抛弃。

    但皇上,自己不担心。    严嵩秉承皇上的意思,愿意给世庙先帝背锅,保全世宗的身后名,皇上说保他就一定会保他。

    天下舆情汹涌,喊打喊杀,皇上视若罔闻,一直保他善终。

    还有胡宗宪,大名鼎鼎的严党,改投到世子党门下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现在是资政局之首。

    等于前宋政事堂首相,地位还在自己之前,还封宣城县公,世袭罔替。

    够了,臣子遇到这样有担当的君上,足矣。

    高拱和自己恩师徐阶?

    呵呵,皇上只是有担当,又不是滥好人。

    朱翊钧给祁言交代完,转过身来,对张居正说道:“张师傅,我们沿着湖边走走。”

    现在后妃们也住进了西苑,西苑被一分为二,西安门、玉河桥到承光殿、乾明门一线,以北的北海湖地区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以南的中海湖、南海湖地区是朱翊钧办公和接见外臣的地方。

    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跟张居正一前一后,走在湖边的林荫道上。

    “张师傅,大明积弊百年,太多的疴病,千头万绪。我们师生俩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提纲挈领。”

    “皇上说得对,纲领所在,还请皇上垂训。”

    “张师傅这个考成法提得好。

    吏治是新政改革的首要,朕此前一在强调,也一直在酝酿,如何整饬吏治。张师傅提出的考成法,就是个好法子。”

    朱翊钧赞叹道。

    不得不说,张居正确实是位改革家,他上手就推出考成法这个大明版KPI考核法,正好捏住了大明上下官吏的七寸。

    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上下官吏拼命抵制。

    因为他们知道,考成法一旦全面落实,他们逍遥快活的日子就到头了,取而代之就是给大明做牛做马。

    这都是命!

    纵观整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牛马史,只是有时想做牛马而不成,有时庆幸做了牛马。

    现在你们在大明做牛马,摊上朕,给你们增加了俸禄和津贴,算你们福气。

    要是按照太祖皇帝的祖制,草料还不能给你们喂得太饱,怕你们吃饱了容易犯困,不想干活。

    张居正也识趣地答道:“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