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说吧,想去哪里历练?

    第三十九章 说吧,想去哪里历练? (第2/3页)

    张居正在私生活方面就不拘小节,虽然没有达到穷极奢靡的程度,但该享受的还是会享受。而且对亲人和家人都很“宽容”.

    分歧点不多啊,甚至都没有我俩的分歧大,怎么就看对方不顺眼呢?

    曾省吾和张学颜对视一眼,暂时按下这个心思。

    张学颜问道:“张相,刚峰公出掌御史台,那王子荐会任新何职?”

    张居正端起茶杯,抿了两口。

    “你们猜。”

    猜就猜。

    张学颜和曾省吾开始猜起来,“礼部、工部,皇上肯定不会让他去,大材小用。”

    “户部应该也不会让他去。”

    “嗯,三省说的有理。户部尚书很容易就陷在里面,让人出不来。”

    没错,户部尚书掌管财政度支,专业性非常强,能被皇上和张相看中出掌此职的都是能臣大才。

    可你干得好了,皇上和张相就舍不得放你走,而且也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替换你。

    王国光能够升迁内阁右丞,关键是有能臣吕调阳接手户部,皇上和张相都放心。

    且王国光迁为右丞后,还分管户部、工部、太府寺、都水寺、司农寺。

    有他在上面盯着,吕调阳在户部任上也减轻了许多担子。

    王一鹗出掌户部,专事查账杀人?

    曾省吾掐着手指头算,“只剩下兵、刑和吏部,学生猜不到皇上会把王子荐放到哪一部去。”

    为什么不是诸寺正卿,一定要往六部尚书猜?

    王一鹗名满天下,因为接连平定播州杨氏、水西安氏、叙永奢氏,以及云南十一位土司作乱,因军功被封为巨鹿伯。

    能文能武的这样一位能臣,皇上可能只让他出任一寺正卿吗?

    必须是六部尚书之一!

    张居正放下茶杯,缓缓说道:“皇上有提过,他意欲让东村公(曹邦辅)离职陕甘总督,留在京师,转任洪武军事学院祭酒兼宪议右大夫,半退不闲,也好养养身子。

    陕甘总督一职由徐文长接任,甘肃巡抚由徐孺东(徐贞明)接任。

    皇上还打算让思斋公(霍冀)离职绥大总督和宣徽院右使,留在京师,转任宣徽大学祭酒兼宪议右大夫。”

    宣徽大学类似中央民族大学,蒙古各翼、东北肃慎索伦、西南苗瑶僮等“少数民族”首领土司的子弟,以及选拔出来的一大批各族优秀青年在这里入读。

    “宪议大夫?”

    曾省吾好奇地问道。

    又冒出个新官职?

    “就是律政大夫,律政院改为宪议院。石麓公为宪议中大夫,赵大洲为宪议左大夫,其余曹东村、霍思斋等人为右大夫”

    换汤不换药。

    听了张居正解释,曾省吾和张学颜点了点头。

    “蒙古归附后,各种羁置和笼络手段有序进行着,颇见成效。

    可毕竟归附不过数年,防人之心不可无,绥大总督与京营总督,一左一右拱卫京师侧翼,同时兼宣徽院右使,直接监视蒙古左翼和后翼动向,事关重大。

    霍思斋离职后,需要有能臣接任。”

    绥大总督,管着山西以及归绥地区。

    归绥地区,指的是俺答汗开建、朝廷接手建好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地区,以及在河套中部(包头附近)修建的绥远城地区,还包括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地区。

    它是此前俺答汗势力的核心地区,也是监视蒙古左、后两翼的最前线。大明在这些地区分设了若干千户所和农牧公司,半军半牧。

    朱翊钧在归化城设了绥大总督,管着归绥地区和山西。

    山西有自己的巡抚,绥大总督更多的职责在于管辖归绥地区军政事务,处理蒙古左、后翼各部事宜。

    山西是它的后盾。

    正如张居正所言,此职关系重大,曾省吾和张学颜在心里猜测着,派谁去接任霍冀?

    张居正开口了,“老夫向皇上建议,派方行之接任绥大总督一职。”

    把吏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