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1991的到来

    第502章 1991的到来 (第2/3页)

应商去生产,逐渐的减少南山科技的发展。

    这是江辉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南山科技确实是比较适合用来打前锋。”

    “后续如果有需要的话,南山变速箱,甚至是奔驰汽车或者路虎汽车,都可以在海外设立工厂。”

    “让我们集团彻底的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

    朱玲进一步的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对此,江辉也给予了回应,道:“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国际化的管理和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匹配起来。”

    “这方面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过渡。”

    “不过走进国际,这个方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考虑到这个时期国内的收入和国际上的收入水平的差距,走国际化路线,肯定会有许多问题要应对。

    虽然过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应对之策。

    但是伴随着规模的不一样,有些方案肯定也是要及时的调整的。

    对此,朱玲也是能够理解的。

    ……

    “于总,我听说宝马汽车集团又准备在沪上这边修建一座新工厂了。”

    “它们去年的销量超过了150万辆,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

    “这要是继续扩大在沪上的生产规模,必定会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汪会亮现在有点发愁。

    沪上大众这几年的发展速度虽然还过得去,但是也要看跟谁比。

    有宝马汽车集团的范例在前面,他的成绩就显得很不出彩了。

    “我也听说了这个消息。”

    “他们给奔驰汽车修建的新工厂,估计今年的产能就可以100%的利用起来。”

    “听说奔驰汽车和路虎汽车都还有新车型在开发之中,今年可能会上市。”

    “到时候产能肯定就会比较紧张。”

    于金的消息渠道,自然不会比汪会亮落后。

    不过对于这个事情,他能够做的事情很少。

    沪上汽车集团虽然作为沪上这边的下属企业,可以享受不少便利。

    但是肯定不能阻止上级积极引进宝马汽车集团的事情。

    一个汽车工厂带来的GDP增幅是非常厉害的。

    沪上这个曾经华夏最大的城市,GDP已经被深城这个年轻的小弟给超越了。

    沪上这边肯定是很着急的。

    当初奔驰汽车在这边修建第一座工厂的时候,就是相关领导出面沟通的。

    现在奔驰汽车主动的修建第二座工厂,要是被沪上汽车集团给搞黄了。

    那肯定是有人要吃不了兜着走。

    “它们这个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那么多车型,居然没有任何一款是失败的。”

    “这种情况,就算是放在世界汽车巨头身上,也是非常少见的事情。”

    汪会亮非常感慨的说道。

    活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夸张的场景。

    一家华夏企业,居然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搞出了名堂。

    要知道,宝马汽车集团生产的150万辆汽车,超过100万辆都是出口到海外去的。

    关键是人家的各款车,并不是依靠低价卖出去的。

    这就非常难得了。

    “我听说宝马汽车集团在北极熊那边的动作非常的大,许多紧缺的原材料都是直接从北极熊那边采购的。”

    “甚至我还听到一个说法,宝马汽车集团在北极熊采购的那些资金,大部分都是从当地银行贷款的卢布采购的。”

    “但是现在的卢布大幅度的贬值,到时候宝马汽车集团只需要兑换一部分的美元就能把贷款给还了。”

    “单单是汇率收益,就是非常夸张的一个数字。”

    “你说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于金现在慢慢的摆正了心态。

    宝马汽车集团是华夏最大的汽车公司,这个局面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

    沪上汽车制造厂就算是有了沪上大众和沪上通用两家合资公司,也是不可能扭转这个局面的。

    那么如何向宝马汽车集团学习,就是很有必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我们之前在北极熊那边没有任何的分公司,甚至我们集团的人都没有去过那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