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何国元与内地供应链的开拓
第813章 何国元与内地供应链的开拓 (第3/3页)
赞说道。
这个时代香港制造业还是在一路高歌的,但实际上隐患已经存在了,一方面是地产与金融抢夺资金,另外一方面就是湾湾、韩国、新加坡、马来等竞争;
只不过因为全球市场在高速发展,香港的份额比例即使下降,但短期内总额度还是上升的这其中主要功劳,还是长兴集团的存在.
何国元谨慎问道:“杨生,只要长兴集团在,香港这边的制造业,就必然会发展的很好。”
“哈哈,你太高看长兴集团了,以地产与金融的发展趋势,我长兴集团,也是扛不住的。”杨文东摇摇头道;
未来,即使是美国三大汽车、通用电气、波音这些顶级公司,也扛不住老美的去工业化;
而在金融去工业化这一块,香港其实比美国还要更快,本身大部分产业都是低端的;
一旦低端产业没了,长兴集团必然也是独木难支。
原先历史上,到了85年,香港制造业就陷入下跌趋势,然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彻底崩了;
虽然看起来离现在还有六七年时间,但对于长兴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是需要更早的做准备的,毕竟小企业可以直接迁移去内地,但长兴集团这么多大型工厂的搬迁,必然是需要提前很久的。
何国元没有说话,他有些不太相信;
杨文东又道:“不过这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跟你说这些,也只是想做好心里准备而已;
告诉你这件事,也是因为你的工作,会是未来集团工厂搬迁的前期规划内容。”
“杨生,您的意思是?”何国元有些不解,他的工作岗位不是控制香港或者海外供应商的质量吗?
杨文东道:“隔壁改开,你应该知道了吧?”
“知道了。”何国元顿时明白过来:“杨生是准备将工厂迁移至内地?这个风险太大了吧?”
内地的确宣布改开了,但所有人还在观望,一些小企业都不敢随意过去投资。
杨文东笑了笑,道:‘放心,短期内是不会的,我说过,你是前期准备,等你准备好了,我们才会考虑转移。’
涉及数万人的工厂,转移过程是非常繁琐的,光是几万人的就业,就会是非常难处理的大问题,所以需要一步一步来;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80年代中后期香港制造业才崩溃,但杨文东却很早就需要准备.哪怕不迁移到内地,也需要将产能转移到湾湾或者新加坡、马来等等;
否则,等到香港小制造企业全部关门,那长兴集团的好几个万人工厂,就会迅速崩溃。
何国元询问:“那我需要做什么?”
杨文东道:“第一,按照之前的工作,控制好香港、湾湾等地区的产品质量,不仅仅是控制,还需要适当帮助,比如供应商需要资金、设备之类的,只要评估下来可以,那我们也可以适当帮助,你作为质量负责人,要居中调节这些事情;
第二,就是以同样的方法,来开拓内地的供应商,特别是燕京、上沪与深海,这两个地方,会是我合作的重点。”
“深海?”何国元听完之后,问道:‘燕京、上沪那边虽然我没去过,但也的确是内地工业的集合区域,有些工业底子,但深海市,似乎什么都没有啊?’
杨文东道:“深海市目前的确什么都没有,但未来我是看好的,而且你也可以鼓励香港的供应商公司去深海投资,我这边授权你,只要过去的,都会有一定的倾斜性采购政策。”
深海靠香港如此之近,未来自己的工业大转移,深海必然是最大的一个集点;
只是目前那里啥都没有,所以就需要适当的鼓励政策,让一些简单企业先转移部分过去,然后逐渐复杂化.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等产业链有了一部分了,那自己的总工厂便可以迁移部分过去了。
一切都需要时间,所以他需要早点准备布局。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