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演员受工伤在所难免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七十八章 演员受工伤在所难免 (第1/3页)

    2月6号,下午三点半。

    飞机落地首都国际机场,因为是公开行程,所以沈倦迎来了可能是他迄今为止遇见过最大的机场粉丝应援阵仗。

    应付前来应援的粉丝这事其实还挺麻烦的,而且他也不是很喜欢扰乱公共秩序,过度占用公共资源,因为这事很容易就被对家引导舆论对他进行攻击。

    社会大众都不喜欢明星装逼。

    但这毕竟是粉丝们的一片心意。

    身为既得利益者,不能又当又立。

    而且沈倦其实也没办法:

    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粉丝引发骚乱,不影响周围路人,同时也是减轻机场安保压力,他走的都是VIP通道。

    但今天他必须从这出来。

    一方面,正是因为粉丝们这段时间不遗余力不求回报地辛勤打榜,才让他收获了比预期更加出色的成绩和收益。

    所以他需要好好感谢她们。

    至少得展现出自己的态度。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都拿到这么优秀的成绩了,都创造华人歌手闯美的历史记录了,如果还保持低调,搁这玩闷声发大财,那这成绩拿了就跟没拿一样。

    不仅大幅延缓了国内的发展速度,也失去了在国内获得更大收益的可能。

    明星可以营销自己“人淡如菊,谦虚低调”,但不能真的谦虚、真的低调。

    所以一应付完这群激动到面红耳赤的粉丝,各种媒体专访立马就安排上。

    “首先很恭喜沈倦你这次去米国拿到了这么好的成绩,同时还收获了这么多欧美粉丝的喜爱,我们有注意到你的ins粉丝数昨天已经突破1200万了,只比你的微博粉丝数低一点,请问国内和国外的事业发展你更偏向于哪一边呢?”

    “这还用想?当然是国内,华国是我永远的故乡、永远的家,国内才是我的基本盘,我永远不会改变国籍,至于欧美?那是另一片陌生的市场和土地。”

    “可你最近发行的几首单曲包括正在制作的这张专辑都是全英文作品。”

    可能问的这些问题都有些尖锐不好回答,但这正是沈倦团队需要的效果。

    通过这些专访可以将很多事情解释清楚,同时还能将沈倦的影响力传播出去,这都是一些很有价值意义的物料。

    “无论英语也好,中文也罢,在我看来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最基础的语言渠道,作为外来者,如果想要进入别人的市场,想要让其他国家地区的民众接受自己然后成为自己的粉丝,当然需要通过当地的语言来实现这些事情。”

    “可我们注意到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说你不能代表华国,不能代表华国人,因为你的作品中没有任何的华夏元素。”

    “虽然我的歌曲中没有加入华国文化和华国元素,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我有身份证,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从小在外国接受西方的训练长大,虽然掌握的都是西方的技术动作,但他难道就不能代表我们国家为国出战了吗?”

    沈倦说完后笑了笑,又接着补充:

    “坦白讲,有些外国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是很深的,就像我前几天在明尼苏达演出的时候,就有当地居民表示从没见过像我这样开朗自信充满活力的华国人,而且还问我会不会华国功夫,问我是不是每个华国人都喜欢吃狗肉.”

    “我们的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但某些应该与之相配套的软实力却没有跟上目前的发展节奏,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首先是走出去,先把基础打牢了,先把形象扭转了,再谈通过歌曲宣传华国传统文化这些更复杂难度更高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足球理念搞清楚了,再考虑那些技战术层面上的事情。

    路还没走稳,就开始跑,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摔得鼻青脸肿,然后有些人还要找个路上有石头的借口强行挽尊。

    采访媒体闻言,不由暗自感叹:

    这话说的,岂不是要断了某些流量歌手的财路,让他们无逼可吹吗?

    本来作品质量就不咋地,只能靠掺杂仅国内观众可见的华国元素给作品加印象分,方便后续说场面话营销造势。

    沈倦这话等同于直接把人家的遮羞布扒了下来,以后要是还有人拿这事吹逼,迎接他的恐怕就是群嘲和谩骂了。

    不过考虑到此次专访的目的并不是揭露娱乐圈糊弄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