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 铜关之战(2)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228章 铜关之战(2) (第1/3页)

    吴尚荣当然也考虑到了敌人在桥的上游或下游偷渡。

    他让李云杰带两名特战队员去上游查看,让江沁兰、戈玉婷去下游查看。

    一会儿,李云杰回来报告,铜关大桥上去一公里处,即铜关镇西北上去一百多米的地方,有几百南邻人在江边打桩架木板,好像要搭浮桥过江。

    吴尚荣说,中间没有木船,他们要想架浮桥恐怕不容易。

    当然也可以扎大木筏放在中间搭上木板。

    吴尚荣将李云杰了解的情况向雷兴富、熊兆华、张元杰等人作了沟通,征求大家的意见。

    大家刚讨论一会儿,江沁兰和戈玉婷就从下游折返回来了。

    江沁兰开始向几人汇报探查到的情况。她说,她和戈玉婷沿着铜河西岸一路南下,一直走了三公里多路,才在一个原来的废弃渡口对岸,发现了一千多的南邻士兵。但并没有看见他们有搭浮桥的迹象,只看见不断有人往江边运送木板。

    吴尚荣道:“那里的南邻人要多得多,应该是他们重点突破的地方。你们认为呢?”

    熊营长道:“吴队长分析得有理,铜关镇那里公开搭桥的只有五六百人,铜关大桥这里也只有几百人牵制我们,唯独下游离我们稍微远点的地方,反而人最多。

    这是典型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运了大量木板去河边,莫非是想拿木板来做木筏?

    但没有专业的木工无论做木筏还是造船都是不可能的。

    “他们会不会把大木盆或大木桶钉在木板上。然后把木板翻转来放在水面上,把他们当成简易的小船或木筏用?”戈玉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会,如果只有少量人,顺水漂流则可以,要把上千人引渡到对岸,这种方法几乎不可能。”

    “因为用木板做成的简易渡河工具,很不好开动,就算是老船工驾起来都不一定顺利前行。”

    张元林家世代是行船的,对水上的那些运输工具,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