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李世民的无奈
第356章:李世民的无奈 (第2/3页)
李泰与李治跪在冰凉的青砖上,衣袍早已被冷汗浸透,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李世民只是冷冷看着,完全没有要叫他们起来的意思。
良久。
李世民质问道:“汝等二人,可是知罪!”
李治浑身颤抖,语不成句:“父皇.稚奴是被蒙蔽以为太子要对父皇不利”
李世民怒道:“蒙蔽?你把朕当成是三岁孩童吗,且问你,朕已经免除了你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你又是怎么去调动的金吾卫?”
“谁给你的胆子,私自调兵?”
“你可知,这是谋逆大罪!”
李治吓得瑟瑟发抖,连连磕头不断:“稚奴知错,稚奴知错,请父皇不要气坏了身子。”
看着稚奴这番摸样,李世民有些心软。
“行了,不要再磕了。”
“谢父皇。”
李治暗暗的松了口气,听这语气,父皇似乎没有过多的责怪他。
也是,大兄都起兵造反了,相比起来,自己不过是私自调兵,又能算多大的事。
李泰见此,有学有样,砰砰磕头,额头瞬间青紫:“都是青雀管教无方!求父皇降罪于我,放过稚奴!”
李世民冷笑道:“朕有什么资格降罪于你,你能耐可比朕大多了。”
“连朕的禁军,你都能号令,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呢。”
李泰连忙解释:“父皇冤枉啊,青雀哪有调动禁军,我一直都在府内.”
李世民打断道:“够了,都到这份上,还敢欺瞒于朕?”
“你敢说右威卫将军杨崇业所做之事,跟你没有丝毫关系,你一点都不知情?”
李泰闻言,顿时不敢多说了。
父皇都把名字叫出来了,显然已经得到准确消息。
几分迟疑,李泰犹豫着说道:“青雀并不识得右威卫将军杨崇业,请父皇明察,青雀跟他从未联络过。”
李世民深深的看着李泰,缓缓道:“朕知道,你跟右威卫将军杨崇业并不相熟,所以你觉得这样,就能跟你毫无干系?”
“还是要朕把话说得更加明白一些?”
青雀心头一跳,知道这番话是真的令父皇生气了,当即再度磕首。
“父皇,青雀知错了,请父皇责罚。”
这个时候再去狡辩,已经没用了,还不如老实交代。
不过李世民可没有要听李泰解释的意思。
这里头的情况跟门道,他是一清二楚。
兄弟相争,阴谋算计,当初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哪里能不知道。
“都起来吧。”
李世民突然恢复平静,踱步至龙椅前坐下。
“即日起,减少魏王府五成用度,以示惩戒。”
李泰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以为会被重罚,没想到只是削减用度?
连忙叩首:“谢父皇开恩!”
魏王府也不靠着朝廷给的那些俸禄。
即便是全部都削减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李世民又看向李治,目光中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稚奴,你擅自调兵,本是大罪。但念在你一片‘护驾’之心.”
“便罚你去弘文馆抄写《贞观政要》百遍,好好领悟治国之道。抄不完,不许踏出弘文馆半步。”
李治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是,父皇,稚奴定当认真抄写,深刻反省!”
“你们可知朕为何从轻发落?”
李世民突然起身,缓缓走下丹陛,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你们是朕的亲生骨肉,自小在朕眼皮子底下长大。青雀聪慧,稚奴纯善,朕又怎会不知?这次的事,不过是被有心人利用罢了。”
李世民走到李泰身边,伸手轻轻拂去他额前的乱发,动作轻柔得仿佛回到了儿时:“青雀,你编纂《括地志》,朕心中欢喜。但记住,学问是用来治国安邦的,不是结党营私的工具。”
又转向李治,拍了拍他的肩膀:“稚奴,你尚且年幼,以后遇事要多动脑,切莫再冲动行事。”
李泰和李治红着眼眶,齐声哽咽:“谨记父皇教诲!”
“起来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太子监国,事务繁多。青雀,往后多去政事堂旁听两次,帮着太子出出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