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放出侯君集

    第357章:放出侯君集 (第2/3页)

回殿内,两人衣衫褴褛,臀部血肉模糊,连站都站不稳。

    李承乾看着两人惨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两个家伙,也是要给点苦头吃了。

    没要他们的性命,已经是最大的仁慈。

    毕竟现在不是魏晋南北朝,一顿乱杀就能行了。

    大一统时期,还是要有一些讲究的。

    李世民是杀兄弟上位,却也最看不得杀兄弟上位。

    消息传到宫廷内。

    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相反还有几分开心。

    既然惩戒了魏王跟晋王,那就意味着太子不会杀弟了。

    至少暂且来说不会,这也让李世民放下心来。

    ——

    退朝后。

    房玄龄回府。

    这个时候的房玄龄有些纠结,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他感觉到,陛下那边,恐怕是真的属意太子继位。

    房府书房内,檀木熏香袅袅升腾,却驱散不了满室凝重。

    房玄龄斜倚在虎皮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那方刻有

    “贞观御赐”的端砚,砚台边缘的裂痕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父亲今日回府后便一直心神不宁。”

    房遗直跪坐在蒲团上,目光担忧地望着父亲紧锁的眉峰。

    “可是朝堂上出了何事?”

    房玄龄长叹一声,将案上的密报推了过去:“遗直,你且看看。太子杖责魏王、晋王一事,看似是惩戒兄弟,实则剑锋所指.”

    顿了顿,苍老的声音里满是疲惫:“怕是直指陛下。”房遗直展开密报,目光扫过字迹,神色微变:“太子此举确实狠辣。但褚遂良、魏征等人劝阻,太子最终减了刑罚,也算留有余地。”

    “父亲是担心陛下试探太子?”

    “何止试探!”

    房玄龄猛地坐直身子,袍袖扫落案上的镇纸。

    “当年陛下玄武门之变登位,最忌讳的便是兄弟相残、父子离心。可如今太子这番惩戒,既立了威,又没要性命,看似周全,实则在试探陛下底线。”

    房遗直沉思片刻,道:“父亲,那我们房家该如何自处?若太子真的继位”

    “难啊!”

    房玄龄揉着太阳穴。

    “我追随陛下数十年,从太原起兵到贞观盛世,君臣相知。如今若转投太子,便是背主;可若站在太子对立面.”

    想起今日朝堂上李承乾冷冽的眼神,后背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太子监国期间,已经开始培植势力。”

    房遗直眉头紧皱:“父亲,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自然不能。”

    房玄龄起身踱步,衣袍下摆扫过青砖发出沙沙声响。

    “明日你去拜访长孙冲,探探他的口风。长孙家与皇室联姻颇深,长孙无忌又是陛下心腹,若能知晓他的立场.”

    “可是父亲,长孙冲会说实话吗?”

    “他不得不说。”

    房玄龄停下脚步,目光灼灼。

    “今日朝堂上,长孙无忌为魏王、晋王求情最急。他既担心皇室血脉受损,更怕太子借此清洗异己。但他也清楚,若真与太子决裂,朝堂必将大乱。”

    房遗直欲言又止:“父亲,万一太子继位后清算今日阻拦他的人,包括我们.”

    “所以才要未雨绸缪。”

    房玄龄拿起案上的茶盏,却发现早已凉透。

    “明日你去见长孙冲时,可暗示他,房家愿与长孙家联手,共同维护朝局稳定。但记住,话不可说死,要留有余地。”

    房遗直郑重地点头:“孩儿明白。只是父亲真的相信太子会顺利继位吗?”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房玄龄重新落座,神色凝重。“陛下至今未明确表态,就是想让诸子相互制衡。可太子等不及了,他急于立威,便是怕夜长梦多。”

    “遗直,你可知太子为何在这个时候惩戒魏王、晋王?”

    房遗直摇摇头。

    “因为陛下默许了。”

    房玄龄的声音低沉而笃定。

    “太子若真敢杀了魏王、晋王,陛下定会雷霆震怒。但太子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