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这么年轻的教授?
第421章 这么年轻的教授? (第2/3页)
连语言都不通,程开颜怎么回答?恐怕他连问题和情况都搞不明白吧?
孙世云自然不会出言帮忙说是回答问题或是帮忙翻译,更不会告诉教授他并非学校的学生。
总之瑞雪现在就在教室里,她肯定瞧见了程开颜,眼下没有站出来,就已经说明了她是有意和程开颜拉开距离撇清关系。
等一会儿程开颜露出茫然无措,答不出来丢人现眼的丑态……
“呵呵……”
念及此处,孙世云心中是又畅快几分。
此时教室里人声嘈杂。
鸟越信教授听着耳畔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和孙世云明显一窍不通的回答,感觉有些糟心。
他索性将目光和期待转向那个一身清贫,左顾右盼的年轻人,开口道。
但很快他原本十分温和的表情,也慢慢变的严肃生气起来。
因为在听到自己的问话后,那年轻人只是不解的看过来,表情淡然好像浑不在意。
不过这次他开口了,只不过鸟越信教授听到的却是中文和英语两句话:“抱歉打扰到教授了,我听不太懂日语,还请您用中文或英语交流。”
“……”
鸟越信教授不会中文,但通晓英语。
听见这话松了口气,神情缓和下来,原来是日语不太好,他接着用生涩的英语沉声道:
“这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我的问题,你认为当前儿童文学究竟是‘为儿童’,还是‘被儿童’?”
“原来如此,请容许我思索片刻……”
程开颜朗声抱歉几句往前走来,行至讲台前,拾阶而上,心中已将问题的关键想得差不多了:“教授您的问题我恰巧有些研究,或许可以为您解答。”
“哦,有些研究?说说听听?”
鸟越信教授闻言,仔细瞧瞧眼前青年的模样,见他脊背挺立气定神闲,衣着清贫但干净整洁,神情不似作假,便信了三分。
不过研究二字,他只当年轻人夸大笑谈罢了。
教室台下众多学生抬头看向二人,孙世云也看向程开颜,等待着他的回答。
台下赵瑞雪也期待着看向教室前那道身影,他会如何作答?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回答的,为儿童指为儿童而创作,被儿童则指被儿童接受的才是儿童文学。
是否存在一个清晰、客观的边界来判断?
问题涉及到儿童文学的本质。
故而最开始教授问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一时半会回答不上来。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待。
儿童文学是一个基于预设儿童为读者,而建构的文学类别。
但这个预设读者群体本身是多样、变化的,成人作者并不能精准把控儿童这一读者群体。
而作品的实际接受过程复杂,且儿童接受就是儿童文学吗?这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
众目睽睽之下,程开颜转身面向众人开口解释起来。
“不错,贸然下达定义,贸然给出答案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儿童文学就是这样动态的。”
鸟越信教授听到辩证二字,心中畅快多了,满意的点头鼓掌赞道。
“原来如此。”
台下的学生们大多赞同的点头,恍然明白。
也有人与程开颜观点类似,露出自信和欣赏的表情。
只有一旁的孙世云表情有些僵硬。
但程开颜并未停下,他知道赵瑞雪肯定在台下看着自己,而且被鸟越信教授夸赞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毕竟他自己就是儿童文学领域的理论大家。
程开颜沉吟片刻道:“儿童文学是一个众多领域交汇的文学,它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张力的概念,它处于成人意图、儿童需求、社会文化期望和文学艺术表达这四个领域的交汇点。”
“正因如此复杂,儿童文学才更具研究价值……”
“不过无论如何的动态,如何的复杂,总有一个主要因素在众多因素中,决定着儿童文学在当前社会下的本质。”
“哦哦——”
鸟越信教授终于露出惊讶意外之色,他意识到了程开颜用词的严谨与话语中隐含的意思,饶有兴趣的追问道:“你认为是什么?”
台下熟悉鸟越信教授的学生见状,立即意识到教授这是来兴趣了,纷纷集中注意力期待着程开颜的回答。
程开颜倒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轻声笑了起来,上前一步站上讲台,温和平静目光将教室中的人们一一扫过。
教授,孙世云,乌压压坐满的学生们……
右侧靠窗那个昨晚见过的圆脸大胸,纯真可爱的日本女孩。
以及身侧那位正托着下巴气质清冷如雪,一身素衣,神情柔和带着绵绵情思的女子。
二人相视一笑,程开颜不急不慢开口道:“儿童文学并不真实存在,本质不过是成人的心里投射,所有的儿童文学都只是代笔。这是儿童文学内在结构性差异,无法改变的差异。”
此话一出,教室中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平静。
这般观点在日本文学界,在国际上都闻所未闻。
台下这些本科学生们听着这番话,纷纷惊讶或是陷入沉思,不少人还握着笔将程开颜的话记下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