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书同文,言同语,字同义

    第43章 书同文,言同语,字同义 (第3/3页)

当即想提问,可想到李念说的先听他讲,有疑问也要等他讲完,遂又按捺住。

    李念继续道:“对于要编的新字,李某其实已有想法,诸位可先看一看。数量不多,诸位相互传阅,勿损坏。”

    随着李念的话,众人看到有内侍各抱着一叠纸过来,分发给坐于前列的人。

    坐在前列的考生,如范增坐在兵家学派最前,接过内侍发下来的纸,一眼便看到那纸上写着一种以往未见过的字。

    这种字不属于当今天下的任何一种字,相比于现在的各种字,更规整简洁,只是看上去其形制呆板,缺乏灵动飘逸。

    但一种要传于天下的文字,灵动飘逸并非首要,要的是简单易学,能传达含义,而这种工整的文字正好符合,其更容易被解构,找出书写的规律,既方便于教,也方便于学。

    范增只一眼便看出这种文字的优点,纸上还有秦篆,显然是这些字在秦篆中所代表的字。

    这些纸张上的字正是现代简体字,是李念一个一个抄上去和秦篆对照的。

    想在这时代传播现代简体字,先得把每个简体字在这时所对应的字标出来,人们才能知道这个简体字是什么。

    以现代简体字为“书同文”中的“文”,而不采用秦篆和其他六国文字:一是简体字已经过了实践检验,相比于这时代的其他文字确实更好学好用;

    二是李念来自后世,习惯于简体字,他要搬到这个时代知识和技术也一样,不用简体字,用秦篆抄运后世的内容,那效率只怕……

    三是若废其他六国文字,而以秦篆通行天下,会让一些人感到不满,倒是将秦篆也不采用,用一种新的文字,心里却会舒服不少。

    看到纸上的现代简体字,众人更为心惊,这种字要是为这位李念公子单独所创,那其之才未免也太惊人了!

    这是旷世奇才啊,只有在诸子和古之圣贤才能与之媲美吧?

    未想到他们居然能和这等人物共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