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也忒霉了
第136章 这也忒霉了 (第3/3页)
你们怎能也这般野蛮?那不成了以暴制暴?
你们要跟他们讲道理,要以仁德教化他们,只有对于那些彻底不能教化者,才能用暴力。
然后,其他转为此地官吏的秦卒就受不了他:看在大家都是老秦人的份上,我们好心帮你,你不领情不说,还说教我们,你以为你是谁,是皇帝陛下,还是诸位公子?
秦卒们甚至怀疑起了他的身份,这厮真跟他们一样是从军队出来的,从年龄外貌到性格,没有一点军中老卒的样子。
有秦卒将扶苏的异常给报了上去,认为其很可能不是老秦人,至少没当过秦卒。
但经过上面核查后,确认扶苏身份没问题,只是其并非是上过战场的秦卒,以往在军中做的是文书类的工作,才打消了当地秦卒们的疑心。
实际上,异常报告送到了始皇这,是始皇又想办法重新给扶苏的身份打了多重补丁,使之看上去合理合法。
但这之后,扶苏就成了当地人不待见,同僚也不咋喜欢的一个人,他在这做事自然也困难重重,没办成一件他想办的事。
扶苏现在已逐渐醒悟,他以往能做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能力强,办法好,而是他的公子身份。
他得转变心态,转变方法,才能在这办成事,可那样一来,不就等于承认了父皇的治国理念是对的?
扶苏不想改变自己,他有属于他的骄傲和坚持,他每天都在琢磨怎么在这破地方能办成事,实践他的治国想法。
可越着急想办成事,想做出成绩,就越做不好,扶苏心中烦闷至极,但他传自始皇的倔脾气让他又不想认输。
他知道这个县是始皇故意挑选安排给他的,肯定不好治理,那他就偏要做出一番功绩。
不提扶苏在边陲县如何窝火烦闷,章台宫内,听了李念话后,蒙恬和蒙毅也生出了一些想法:
以后领军作战,定要密切注意当地的天气,不能犯和王莽大军一样的错误,流星躲不过,但云山和暴风雨还是有机会躲过去的。
李念继续道:“这一战之后,刘秀名动天下,世所共知,而王莽实力一落千丈,回天无力。”
“地皇四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绿林军士卒杜吴所杀,在其死后,校尉公宾斩其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军士争相杀王莽,将王莽尸体分裂。”
“而民众听说王莽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至此,王莽死,其篡汉后所立的新朝灭。”
“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收藏,直到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随诸多物品一起被焚毁。”
听了王莽的结局,始皇三人心中亦有唏嘘。
王莽虽篡汉,被视为乱臣贼子,但其建立新朝后,有在想办法解决西汉遗留下来的问题。
只是他的解决办法本就有问题,反对势力又太强,加之运气还不好,遂至灭亡。
“王莽和他的新朝虽亡,却起到了一个作用,将西汉的罪责担了,使人们反而念起了西汉的好,孰不知他们的问题实则是从西汉积累出的。”
“西汉由于推恩令,沛公子孙遍布天下,光武帝刘秀便是其中之一。”
“这大概也是多子多孙的一个好处,子孙的数量大,也更有机会出成器者,尤其是对皇室,说不定哪天就给后人重新立国了。”
“在那场乱世中,有很多沛公子孙参与,这场乱世就算不被刘秀终结,也有很大概率被另外的沛公子孙终结。”
李念道:“而刘秀能终结乱世,迅速建立东汉,一个重要的依仗是豪强。”
“昆阳一战后,刘秀一举成名,天下皆知,有很多人认为这人能成大事,于是在刘秀身上下注。”
“刘秀先娶阴丽华为妻,得到阴氏家族支持,后在被更始帝刘玄派往河北时,又娶真定王刘杨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得到河北豪强支持。”
始皇好奇道:“依豪强之力而起,刘秀得帝位后,就不担心会给他的天下铸下不稳之基?”
豪强是什么东西,始皇现在已基本明白,在一时可能有先进性,但从长远来看,迟早会成为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