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东胡、月氏、乌孙

    第169章 东胡、月氏、乌孙 (第3/3页)

    让其他国邦的人学习大秦语言,总比大秦去学习其他国邦的语言文字更好。

    听了乌孙使者话后,始皇很高兴,乌孙使者话中那“永不日落”四字,尤其得他喜欢。

    因为这正好戳中了他要将大秦打造成日不落帝国的想法。

    始皇笑道:“诸位应当不过我大秦新年,但也祝诸位新年快乐,新年有好运!”

    这一句,经由翻译转述,乌孙使者才听懂。

    得知大秦皇帝在祝福他们,乌孙使者领着使团其他成员谢恩:“感谢伟大的陛下吉言!伟大的陛下,外臣有一请求!”

    其实对乌孙使者想做什么,始皇帝知晓得一清二楚,因为其等入咸阳后,就一直处于被监视之中。

    始皇道:“是何请求?”

    乌孙使者道:“外臣想代吾王与大秦正式建交。”

    这不是出使大秦前,乌孙王给他定下的任务,而是使者到了咸阳后自己定的。

    大秦太强了,虽说在一路上还能看到很多不足,如大秦人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吃饱饭、穿好衣、住好房,可秦人的那种精气神让他们感到震惊害怕。

    哪怕是一衣衫褴褛的秦人,在见到他们时也不卑不亢,满是自信,且其等对未来生活抱有极大憧憬,觉得今后一定能过好。

    由此,秦人们充满了干劲和活力,在向着他们期望的美好生活努力,所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和斗志令乌孙人震撼。

    如果这些秦人成为军卒,那绝对是一支恐怖的军队,绝无其他军队可敌!

    偏偏这些秦人还真有军事经验,不少秦人亲身参与过伐灭那六国的战争,即使没有参与过战争的秦人,也几乎接受过军事训练。

    他们现在只是受大秦皇帝之令,在家乡耕种建设,可一旦大秦有令,他们会迅速化为一支可怕的战兵。

    秦人对他们的皇帝也极其信任,认为他是天下间最伟大最英明的君王,愿意为他们的皇帝而战。

    等到了咸阳,见识过咸阳后,乌孙使者更是得出一个结论:大秦之强,乌孙绝不可敌!

    既然不可敌,自然要选择和大秦交好,大秦必定不会止步于现今,其必定会继续变得更加强盛,会将其影响力朝四面八方辐射,诸多国邦都要为其所影响。

    到时,大秦一呼一吸之间,诸国颤栗,诸王震动!

    乌孙使者看出大秦现在还处于蓄力阶段,此时不和大秦交好,难道要等大秦威慑四方,凌于诸国之时再来?

    那时便已晚了,而此刻向大秦请求建交,倘若成功,那他们便是西域第一个和大秦正式建交之国,其中的份量绝对非后来和大秦正式建交的西域诸国相比。

    而对于大秦能否将影响力辐射到西域,乌孙国使者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大秦绝对能够做到扬威西域,震慑百国!

    听到乌孙使者提出的请求,众臣都面带微笑,感觉倍有面子。

    大秦威名赫赫,竟让这乌孙国使者主动请求和大秦建交。

    始皇帝道:“此事,朕可以准许,但你须知晓,与大秦正式建交非三言两语而定,将有一系列事宜,互递国书、互派大使……”

    听到始皇允准后,乌孙使者心里狂喜,谢恩道:“多谢伟大的皇帝陛下!陛下所言之事,外臣知晓,外臣定会办妥!”

    始皇道:“既如此,那便这般定下,待你回返时,朕会派使者与你同往乌孙。”

    李念也没想到乌孙国使者竟会主动请求与大秦建交,他原本对西域的计划是排在稍后。

    因为刚天下一统,得休养生息,不能滥用人力和物力,且比起西域,李念认为要优先解决匈奴、百越、月氏及东胡问题。

    这些国邦就位于大秦周围,而西域诸国和大秦还隔了一定距离,不能着急。

    但现今乌孙国使者主动送来一把梯子,大秦没道理不接,如果能操作好,能先于他原本的计划往西域落子。

    乌孙国使者再次向始皇谢恩:“外臣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