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摩叶上师至百越
第172章 摩叶上师至百越 (第3/3页)
论是哪的人都会讲。
简单介绍过后,在这位越裳部西岭部首领的带领下,众人到了一处居住地。
这是座摩叶上师和耽摩栗底僧侣们未曾见过的城,实际上,应该称不上城,称为部落聚集地或是山寨更为准确。
这城相比耽摩栗底,称得上简陋落后,建筑主要为木和竹为材,样式古朴,风格和耽摩栗底的建筑大为不同。
从这座城和城中的建筑,一看便知此地还处于蛮荒落后中,远不及他们孔雀国,看来当真是佛的旨意让他们至此,要为这些愚昧蛮夷传播佛法,使其等脱离愚昧。
城中之人也和他们之前见到那些人一样,瘦小、皮肤略黑,穿着简陋古朴的服饰。
其等应是先前见过秦人,所以对秦人的关注不多,但一个个很好奇地看着他们。
感到此地民众投来的目光,摩叶上师和众僧侣回报以微笑,有僧侣还有意念了一两句佛经,只可惜此地民众愚昧,不懂此中智慧。
那位叫“也卓”的头领很热情,请他们到了城里修建得最好最阔气的那片建筑中,那应是这位也卓头领的居所。
说是最好最阔气,那是同此地的其他建筑相比,如果是何耽摩栗底的建筑相比,也就一平平无奇的水准。
那里已布置好酒宴,全是摩叶上师和众僧侣未见过的菜肴,其中没有糊状食物,看来此地之人在食物一道上也和他们相差甚远。
若没有糊糊,便是佛祖来了也难下咽,只有糊糊才能让食材的特质充分发挥出来,将食物的美味完美呈现于人,不会做糊状食物的地方,绝对是美食荒漠之地!
摩叶上师和众僧侣未多言,面带微笑地品尝着这些食物,虽不合他们口味,但总比在赶路途中充饥的干粮要好。
一边吃一边聊,那也卓头领看向摩叶上师等人,笑道:“原先听闻大秦诸位说有一国名为‘孔雀’,还不曾当真。未想世间真有孔雀国,且就在我部之西。不知那孔雀国是何风景?”
甘煜充当了翻译,将也卓头领的转译给了摩叶上师。
摩叶上师一听,这是在向他问孔雀国的状况啊,可得好生与这蛮夷头领言说一番,说不准能有利于他们在此传教。
斟酌了片刻,摩叶上师笑道:“我孔雀国乃上善之国,幅员辽阔,山川壮美,物产丰饶,地有万里之广,人有千万之多,多有大智慧之人。虽地广人多,然吾国人聆佛陀教诲,皆品善性良!”
说到这里,摩叶上师又补充道:“佛陀便是吾国曾经一大智慧者,本是迦毗罗卫国王子。”
“然佛陀生而有大智慧,要度尽世间厄难,救世人脱离苦海,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行,终于伽耶毕波罗树下达至觉满。”
“佛陀觉满之后,将其智慧传于世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伟大的贤王阿育王也是我佛信众。阿育王早年时为一统吾国,杀戮无数,四十年前征伐羯陵伽国时,便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是为‘黑阿育王’。”
“阿育王也因这场屠杀而得醒悟,自此后聆听我佛经文,用其力将我佛智慧传播于世人,是为‘白阿育王’,也正是因阿育王之举,吾国才得以在如今成为上善之国!”
这个叫“摩叶上师”的什么佛教僧侣显然是在向他们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多美好!
提那阿育王,在也卓和参与酒宴的越裳部族人看来,其实是在彰显他们国家的强大:众位莫要小觑了我们,我们孔雀国曾经一战死伤数十万,老厉害了!
至于说的什么品善性良,直接给也卓等人忽视了,一个国家的人要是品善性良,迟早得给人摆在砧板上。
可这个摩叶上师怎么好意思在秦人面前吹自己很强的?
不知道北边的大秦打了几百年,那么多国家灭到现在只剩下大秦一国,听说大秦和那赵国有一场战争,一战便坑杀了几十万赵人。
你们孔雀国那点战绩也敢摆出来在秦人面前显摆,知不知道秦人打得有多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