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此教的危害

    第179章 此教的危害 (第2/3页)

须精耕细作,便有好收成。”

    “其山林河泽也物产甚多,到饥饿时只需往山中一钻,便能找得野菜野果。”

    众人听懂了甘煜之意,孔雀国物产丰富,获得食物相对容易,所以民众的忍耐度很高,王给僧侣们修寺庙修佛塔,那就修呗,反正也饿不死他们。

    仔细想想还真是,在许多时代,底层民众追求不高,只要基本生存需求能得到满足,哪怕失去某些东西,也能忍受。

    但这孔雀国真是个好地方,若有机会,大秦一定要拿下来!

    王绾、李斯等人在心中暗暗想到,如果甘煜带回的消息为真,那拿下这地方还真不难,治理起来应该也不难,此地的民众连那种姓制度都能忍,头上多个大秦爸爸,想必一样能忍。

    甘煜继续讲说他认为佛教不可在大秦传播的理由,道:“其三、在佛教教义中,一旦入教,便算作‘出家’。所谓‘出家’不是‘离开家’,而是断绝尘缘,也即在凡俗之中的关系,像与父母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出家之后,便不再是父母之子,姐妹之兄,儿女之父,只有一个身份,佛教弟子。像那佛陀,曾是某国一王子,曾有父母妻儿,但其出家之后,便不再是王子,也不再是其妻之父,其子之父。”

    这番话让王绾、李斯等人眉头直皱,这佛教的教义太违背他们的观念:入了你这个教,还要连亲人都给丢了?

    甘煜又道:“入佛教后,只能皈依信奉佛陀,连祖先也不得祭拜!”

    王翦当即冷笑道:“怎么着,倘若老夫后辈子孙入了那佛教,连老夫这个祖宗也要丢了,不再认了,只能认他那个狗屁的佛陀?”

    华夏民众既敬仰祖先,也重视爱护后辈子孙,这是华夏文明能繁衍生息不灭的巨大优点,一代一代的先祖筚路蓝缕,为后辈子孙开辟道路,才得以有今日。

    他们也传承了这种文化,走着和昔日祖先们一样的路,纪念先祖们的功绩,为后辈子孙开辟道路。

    可这佛教却要让他们将祖先给丢了,这是要断绝这种文明传承,那他们死后怎么去面见祖先们,后世的子孙又如何看他们?

    不,要真依了这佛教,他们还有个屁的后世子孙,也就享受不到后世子孙给他们的祭祀纪念。

    要是世人都按这佛教之法去做,搞这出家断亲,那整个世界将不该有新的人诞生,人早晚要全部灭绝。

    这哪是一引人向善之教,分明是一邪教!

    始皇帝、王绾等也看出了这些,要真按这佛教教义,会对家庭关系、人口繁衍等问题产生影响,家庭不再和睦,人口会减少,而家庭、人口又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这些!

    因为不会所有人都信奉佛教,也不会所有人都严格按佛教教义行事,就像做到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墨家学说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使世界大同美好,但从没做到过一样。

    始皇、王绾等人同样明白这点,但就算做不到,佛教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却是肯定的啊,这对始皇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对王翦的问题,甘煜道:“回老将军,正是如此!若入了佛教,便要斩断与凡俗的联系,自然不可再祭拜祖先。”

    王翦冷笑道:“凡俗?说的好像他们佛教就不是凡俗中人,都成仙了,不用吃喝拉撒了?既然个个都非凡俗,是神仙,那他们还乞食、让人捐供作甚?虚伪,虚伪透顶!”

    王翦摇着头,看向王贲:“老夫管不着其他人,但我王氏子孙,绝不允许有人入那佛教,倘若有子孙要入那夷教,其他人共击之,回去后,将此条载入我王氏祖训!”

    老爹发话,王贲当即恭声称是,始皇帝也凑了个热闹,道:“朕为老将军再补上一条,若王氏子孙有人入那夷教,其他王氏子孙将之击毙,不算违反律法。”

    这等于从律法层面给王翦的祖训作了背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