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对孔雀国之策
第180章 对孔雀国之策 (第2/3页)
也奇葩,自然而然被磨去了反抗意识和尚武血性。
种姓制度影响的不只是当地民,外来的雅利安人也受了这套制度影响,种姓制度给了他们长久安逸舒适的环境,久而久之,他们的血性和争斗之心同样被平和下来。
于是乎,便有了孔雀国的种种奇怪现象:明明是低种姓出身,却甘心维护种姓制度;明明是高种姓贵族,却信奉佛教、耆那教,允许其等存在。
看似矛盾,实则有其原因,就像某脚盆人,时而谦卑有礼,礼貌得不像个正常人,时而又嚣狂无比,行事凶残得比禽兽不如。
听了甘煜话后,始皇帝和众臣感到这孔雀国从上到下透露着一股行将就木的气息,到处都是弱点漏洞。
始皇帝又问道:“以你观之,这孔雀国何时将亡?”
对这个问题,甘煜思索了一阵,方才回道:“回陛下,以臣观之,这孔雀国若无外敌,当还能支撑二三十年,倘若遭遇外敌,其在数年之内便会亡灭。外敌越强,其灭亡越速,以大秦兵锋之锐,只需数万军便能使其亡灭!”
关于孔雀国何时将亡的这个推断没啥大问题,孔雀国运道好,晚期时一直没能遭遇强大的外敌,使其在阿育王离世后,又苟了好几十年,直到被权臣布舍耶密多罗.巽伽弑君篡位。
只是关于大秦要用多少军能灭亡孔雀国的推测有些问题,数万实在是多了,李念认为一万大秦精锐足以灭了孔雀国。
大唐王玄策灭中天竺时,率领的吐蕃兵和泥婆罗兵还不足万人,借来的不足万人之军便能灭掉中天竺,以大秦一万精锐攻打这时的孔雀国,属实是给孔雀国面子。
甘煜退下后,殿内众臣便讨论起来,李斯道:“此国富庶,合该为我大秦所有!”
没人反驳李斯这句话,都认为大秦要将这地方给夺下来,相比什么脚盆列岛的银山,迎洲、合洲的矿藏,这阳洲孔雀国更加重要。
因为银子和矿藏没法直接用来吃穿,可孔雀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却是实打实能给百姓提供吃穿的。
而孔雀国要不是物产够丰富,民众能获得保障基本生存需要的吃喝,孔雀国上下也整不出那种种奇葩的活。
想想给佛教修几万座寺庙,再给耆那教修几万座寺庙,还要养王公贵族、大量僧侣,要不是物产颇丰,能够消耗得起?
这让始皇帝和众臣对孔雀国的土地都生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地方就该归大秦所有,成为大秦的生产基地,来供养大秦。
三哥之所以在后世被称为带英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其能给带英供应海量物资便是一个重要原因。
后来,二战结束,鹰酱和毛熊联手瓦解殖民体系,三哥脱离带英独立,导致带英物资缺乏,差点连黄油都吃不上,还闹出了一个在非洲种花生的带英大善人笑话。
只是……
王绾道:“孔雀国虽好,可其离大秦甚远,大秦之军如何好至?纵使大军能够过去,将孔雀国征服,又如何治理,将其国产出送回我大秦?”
王绾不反对出兵去孔雀国,因为如果能拿下孔雀国,将之化为大秦的生产基地,对大秦的提升太大了,饶是他也忍不住心动。
听了王绾的问题后,始皇帝朝李念看了一眼,李念当即领会始皇之意,出声回道:“首相所问有理,这些问题若不能解决,孔雀国之地再好,于我大秦也无用……还请陛下差人将世界地图送到殿内!”
随李念的话,很快,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被抬进了大殿,这是始皇帝差人所制。
李念起身走到地图前,接过侍卫递来的一根小木棍,指着地图讲说起来:“从地图上看,孔雀国与我大秦似乎不远,只需从陆上往西南而行便可到达。”
始皇和众臣都看着地图,听李念讲说,他们想起李念曾和他们说过的东西,两国看似不远,实则有一处极高山脉相阻。
“然而事实上,此地山川极高,路甚为难行,若要从此过,倒也不是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