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话说大隋事

    第193章 话说大隋事 (第2/3页)

小团体若继续扩大人数,这两位该被选入了。

    将一国首相、武将第一人一直排除在外,既影响不好,也不是个事儿。

    同时,还可以此表示他对几人的看重:朕并未忘记几位爱卿!

    始皇帝道:“李念,你上次说那杨坚以隋代周(北周),这隋后来如何?为何二世而亡?”

    听到始皇帝的话,殿内众臣都打起精神,准备认真听讲,在上回讲说中,李念曾说过隋二世而亡,那不就跟大秦一样?

    大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众臣已经知晓,可这个隋又是怎么把自己整没了的,竟如此勇猛,能和大秦成为千古唯二!

    说实话,论到二世而亡,大秦其实是不如隋的,胡亥的破坏力可没有广神那么厉害。

    想广神继位时,隋在杨坚治理后正国力强盛,可硬是被广神在十几年时间里给整崩了。

    李念回忆了下上次讲说的内容,随后道:“回陛下,杨坚是一位很有为的明君,其取代北周后,先后攻灭西梁、南陈,使分裂多年的华夏重归一统,在对内治理上,其设五省六曹制,这个制度在后来被改为三省六部制。”

    始皇帝在称帝时对大秦进行的官制改革便参考了三省六部制。

    “对地方进行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为为州、县两级,并采用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一些郡县或撤销、或合并,裁汰了大量不必要的官吏,大为节省朝廷支出。”

    “其还安抚岭南、修大兴城、设科举、整顿吏治、修订《开皇律》。”

    “当然,杨坚所设的科举和后世科举并不一样,在当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毕竟那时仍是世家门阀天下,能参与科举者要么本就是世家门阀中人,要么和世家门阀有关,普通人连读书识字都不可能,又何谈去参与杨坚所设的科举?”

    “但这终归是一个好的开头,若没有这个开头,又何谈后来?”

    “不过在后世时,有些人将杨坚这个功劳给安到了其子杨广身上。”

    明明是杨坚在隋朝设的科举,可某些人偏只认为是杨广之功,实则就算是杨广之功,隋时的科举也没那么有用,依旧是世家门阀的掌中玩物,一般人根本参加不了。

    说杨广是因开设科举引来世家门阀忌惮,被门阀激烈反抗,破坏阻挠杨广的各种大计,死命给伟大的广神拖后腿,才导致广神大业不成,大隋二世而亡……

    这属实是太过看重了隋时科举的影响,隋的科举几乎给世家门阀包圆了,世家门阀又怎会因科举而反对杨广?

    “杨坚还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以此清查天下户口,好征收赋税。”

    “‘大索貌阅’即是让官吏根据相貌检查户口,以防有百姓隐漏户口。而‘输籍定样’便是以百姓三百到五百家为一团,根据定样标准划分户等上下,并以此定下徭役赋税。”

    “‘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可谓隋能得以兴盛之基,因其清查出了大量隐藏人口,大大增加了大隋朝廷赋税!”

    “在武功方面,杨坚也多有功绩,对内攻灭西梁、南陈、安抚岭南,使华夏一统,对外分裂突厥,使吐谷浑、契丹、靺鞨等族或归附,或遣使朝贡。”

    始皇帝等人只静静听着,并不评说,李念也继续道:“杨坚登基即位之后,文治武功皆为不错,隋在杨坚二十多年治理下达到了一个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这并不只是杨坚的功劳,还有北周打下的基础,只是杨坚将北周的基础给发挥得很好。

    李念的话也让始皇帝等更加好奇。

    既然杨坚将隋给治理出了“开皇之治”这等盛世,那隋究竟是怎么二世而亡的?

    大秦虽在胡亥手中二世而亡,但始皇帝留给胡亥的大秦本身问题就不少,可不像隋是一个盛世王朝!

    问题肯定是出在杨坚的继任者身上,也就是李念这小子提到的那个“杨广”。

    但这杨广得有多生猛,才能把盛世大一统的隋给搞崩?

    始皇帝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