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广神的“丰功伟绩”

    第194章 广神的“丰功伟绩” (第3/3页)

给外人充胖子,而广神却不自知,以为自己向外邦彰显了大隋富饶强盛。

    我将家里的宝物拿出来给你们看,美酒美食让你们随便吃喝,懂我大隋的强大了吧?

    “但这些损耗虽大,却还不足让大隋陷入崩毁,跟杨广真正的‘大’作为还差得远。”

    与广神一比,始皇帝修骊山陵、筑长城都只配称小工程,广神干的才叫大项目。

    要是李念穿到广神宫中,绝对会想办法弄死广神。

    后世有人竟然将始皇帝和广神相提并论,那纯粹是侮辱始皇。

    “大业元年,杨广营建东都洛阳,历时十月,每月征用徭役二百万人。同年,杨广令宇文恺与内史舍人封德彝等营建显仁宫,南接皁涧,北跨洛滨,发大江之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输之洛阳;又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实园苑。”

    “又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洛阳的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十之四五,运送尸体的车辆东至城皋,北至河阳,不绝于道。杨广又在洛阳建造天经宫,以四时祭祀杨坚!”

    这就是个疯子,哪怕死者十之四五有夸大,只有十之一二,那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王绾评价道:“立杨广为太子,让其得机即位,实为杨坚之大过。若杨坚死后能知杨广所为,定会震怒!”

    杨广也好意思祭祀杨坚,要是杨坚在死后还能知晓他的所作所为,估计能恨不得回到过去,在杨广刚生下来时,就把他掐死。

    李念继续细说广神的“功绩”,始皇帝听后忽然觉得,他在历史上筑长城、修陵墓那点事,跟这位杨广大帝一比,根本不算啥。

    他甚至觉得和杨广一比,胡亥都算听话懂事……

    看看人杨广用的人力,修建的规模: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馀里,在树木秋冬季枝叶凋落后,还要裁剪彩绸为花叶缀在枝条上,使景色常如阳春。

    铺张浪费之甚,已到了离谱的程度!

    “杨广下令造的龙舟是为让他能到江都游玩,其所造龙舟分四重,高四十五十尺,长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以金玉作饰,下重内侍处之。”

    “其游江都时,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计一二十万人,船队长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十分严重。”

    “当地百姓食物本就不丰富,还因杨广龙舟到来,被当地官吏逼着献上各种山珍美食,而杨广等人又吃不完,只能被浪费。”

    李念摇头道了句改编过的诗:“龙舟酒肉臭,路有饿死骨!”

    “为能顺利游江都,杨广还耗费民力修建了一条运河。”

    “颇为可笑的是,后世有人常将这条运河与另一条运河混淆,将另一条运河之功给安到杨广头上,还说‘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感情被杨广抓去修运河的不是他们。”

    “而且,杨广所修这条运河,在隋之前的朝代就已有修建,甚至有些水道在春秋时便在修,为何全归于杨广一人之功?”

    “且杨广修建这运河并不是为了利国利民,是为方便其去往江都享乐!再者,此运河在宋时被废弃,后来那条运河是元朝所修。”

    “为修此运河,杨广前后征发徭役数百万人,且死者甚众。”

    “大业元年,杨广先后下令修通济渠、邗沟直道,三月开工,秋天便须完工,工期紧迫,使得河工须日夜不停劳作,据闻死者达三分之二。”

    死者达三分之二,一大半去修运河的人都死了,那得多少人,多少个家庭因此破灭?

    难怪杨坚给杨广留下了一个达到盛世的王朝,杨广还是能将之带入末路,实在是以杨广这种玩法,再厚的家底也能被他给败光。

    “据说修运河时,某段运河多次验工不达标准,杨广便下令将负责开挖这段运河的官吏、民夫数万人就地活埋。”

    始皇帝对杨广现在只剩下一个感觉:这杨广委实不当人,如果杨广是他儿子,立马提剑砍死这厮,与杨广一比,胡亥都顺眼了不少。

    但这还只是广神的部分“功绩”,还有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