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武媚上位,李治功过

    第203章 武媚上位,李治功过 (第2/3页)

无外戚之患。”

    “武媚在皇宫朝堂中只能依靠他李治,若李治不愿立她为后,不愿支持于她,武媚则什么也不是。”

    “因此只要他能操作得当,武媚将完美被他控制在手。”

    “再者,武媚为女子,纵使掌握一些权力,也不可能像男子那般篡位称帝。”

    “而且,如此做,不仅能让武媚站在台前替他对付长孙无忌等,还能让武媚欢心,数全其美,何乐不为?”

    “只是李治没想到他玩脱了,武媚的野心比他想象的更大。”

    “毕竟自古以来,虽有女子为太后临朝称制,却未有女子为帝之先例。”

    “李治身体不算好,显庆五年后,李治身体愈发不佳,因此他让武媚替他批阅奏折、处理朝政。”

    “也是在这一时期,武媚在大唐朝堂的势力变得更大,李治也察觉到了这点,事情发展已慢慢脱离他掌控,夫妻二人也由此产生矛盾。”

    尽管听到李治反应过来,但众人也知道已经晚了,武媚势已成,除非李治能完全狠下心,忍着剧痛割肉,否则难以再铲除武媚。

    甚至往更坏的情况想,李治也许未必还有废除武媚之力,其若动,还不一定谁生谁死。

    “麟德元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有此念,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可诏书还未发出,便被武媚得知,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让李治虽有诏书却不得发,反而将上官仪给供了出来。”

    王绾好奇道:“那上官仪后来如何?”

    李念道:“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果然不出意外地没出意外,还是诬陷谋反这个老套路,但套路不嫌老,有用就行。

    王绾又道:“武媚之势已成,李治也难将其废除!”

    李念道:“武媚不仅她自己为皇后,在朝中有一批大臣支持,其子李弘亦为李治太子,若要废武媚,武媚为李治所诞子女又当如何处置?”

    武媚可是有实权的皇后,并非那些只掌后宫之权的皇后,李治狠下决心,确实能废掉武媚,但他会考虑值不值得。

    “在废后之事发生后,每当李治理政,武媚皆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上元元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媚称天后,史称‘二圣临朝’!”

    “上元二年,史载李治的风疹越发严重,想禅位于武媚,但被宰相郝处俊劝谏才暂时作罢。”

    “但李某以为此事当不为真,即使李治在历史上真提过此事,也该是在向武媚试探。”

    “李治倘若真有意禅位于武媚,那他在死前立诏让武媚即位,岂不更好?反而在离世那年,命太子李显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其临终时的遗诏也是让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由武媚决定。”

    等等,李治和武媚的太子不是叫“李弘”,李显又是哪位?

    莫不是李弘为武媚所害,推上来了这位李显?

    蒙恬道:“这李显也是李治与武媚之子?那李弘去了何处?”

    李念明白蒙恬的意思,回道:“上元二年时,李弘与李治、武媚同赴合璧宫时暴卒,年仅二十四岁。”

    “有史书认为李弘是被武媚鸩杀,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与武媚亲手掐死女儿陷害王皇后一般,武媚想要鸩杀李弘,须得过李治那关。”

    “李弘可是李治最喜欢的儿子,在其死后,李治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之礼厚葬。若李弘真为武媚所害,李治必不可能不知,若其知晓,纵使会自损八百,他也会下定决心拔除武媚。”

    冯劫接话道:“李弘倘若为武媚所害,不仅是害了李治最喜欢的太子,让李治生恨,李治也会担忧武媚会继续谋害他的其他儿子。为其他儿子安危,李治必会在生前去除这根毒刺,除非……”

    “李治对武媚的宠爱在他所有的儿子性命之上,在大唐社稷之上,那李治便真成了一昏懦之人!”

    而以李治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赶出朝堂的手段,怎么看也不可能是一昏懦之人。

    “高宗”这个庙号在宋之前,可还是个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