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大唐皇位的腥风血雨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07章 大唐皇位的腥风血雨 (第1/3页)

    在感到李显离谱的同时,始皇等也在哀李重俊不幸,怒李重俊不争:

    大好形势本在于李重俊一方,却被李重俊硬生生折腾没了,活该被砍了头拿去祭告武三思。

    始皇看着李念,感慨道:“难怪你说大唐的皇位在大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便变得腥风血雨!”

    确实是腥风血雨,连在二凤时期,都有儿子李承乾和李祐谋反,李治虽是顺位继承,可李治之后的大唐皇位……

    武媚为顺利掌权及登上皇帝宝座,废儿子帝位,逼儿子自尽,杀得人头滚滚,武媚退位也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被人带兵逼宫。

    现在这李显也是,让韦后、武三思等人肆意妄为,逼得太子李重俊起兵反了。

    当真是“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妻贤女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念道:“据闻,李渊在得知太宗杀兄杀弟后,曾大骂诅咒太宗的子嗣会像他的儿子们一样相互残杀。”

    “但二凤虽开了个坏头,让有心思的人都会谋生大不了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可臣认为在这事上,亦有武媚之‘功’。”

    “若非有武媚这个成功的先例,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又怎会想着仿其旧事?以至于为称帝如此不择手段。”

    这是一众因素综合的结果,给某些人造成了一个印象:大唐皇位的选拔标准很广泛,咱未必没机会登上那个位子。

    “李显会那般宠信韦后,也是因武媚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常担忧武媚要杀他,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梦惊醒。一度惶恐到想要自杀,而韦后一直陪在李显身边安慰。”

    “夫妻二人一同度过了那段担惊受怕、寝食难安的岁月。可以说韦后是李显在那段时间里的一束光,照亮了他的生命,李显自然会对其十分信任。”

    听到这话,始皇等人想起了各自所度过的难熬岁月,及在那段岁月给予他们光的人。

    王绾道:“若韦后能不生异志,好生辅佐李显,或许能于青史留下美名。”

    李念笑着摇头道:“此事颇难,俗言道‘财帛动人心’,而比财帛更动人心的是权力!何况多年生活在对武媚的惶恐不安当中,一朝翻身,心态很容易变化到另一个极端。”

    “在李重俊死后,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韦后加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这其实就是在模仿武媚,但韦后根本无法和武媚相提并论!”

    将韦后和武媚相比,那是在贬低武媚,韦后的能力手段,哪样及得上武媚?

    李念笑道:“韦后试图效仿武媚,可其才略智谋远不及武媚。其学武媚专擅朝政,却使朝中奸邪小人当道,其纵容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卖官鬻爵,如果行贿三万钱,便能剃度为僧尼,如果行贿三十万钱,更是能得到皇帝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职……”

    冯去疾摇头道:“如此一来,怎可能不奸邪当道,朝廷混乱?”

    蒙恬问出了另一个问题:“三万钱可剃度为佛教僧尼?”

    李念提到这点,当然是为了在始皇等人前给佛教上眼药。

    他道:“大唐时,僧尼有各种优待之策,可不是一般人想做便能做的,而且这为僧为尼要是入了某位贵人法眼,也不失为一条上升渠道。武媚曾在感业寺为尼,据闻与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的辩机便是一个和尚,武媚的面首薛怀义也曾削发为僧……”

    高阳公主就是被太宗嫁给房玄龄之子的那位,其私通对象竟是一个佛教僧人。

    李念虽只说了这三人,但由上观下,且那么多人愿意行贿为僧尼,可见这佛教在大唐时是何等藏污纳垢。

    若没有利益与好处,怎会有人行贿去为僧为尼?

    不仅要看到大唐佛寺的僧尼有淫乱,更要看到佛教在那时必然得到了政策上的优待。

    甚至,私通淫乱都算小事,充其量也就男女那点事,可对僧尼的优待政策便不小了,尤为让始皇等重视。

    “韦后得势期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