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秦当发展为六边形战士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24章 大秦当发展为六边形战士 (第1/3页)

    不待人回答,李念道:“当匈奴对大秦的东西依赖到难以舍弃,一旦舍弃便会严重影响其等民生,连日常生活都难维续,匈奴还敢随意背叛大秦?”

    “大秦要控制匈奴的经济,使之对大秦养成依赖,使其经济非正常发展,如将其等观念转变成‘自己制造不如从大秦购买’,让其等能生产制造之物受我大秦控制。”

    “像匈奴人擅长放牧,那就让其等长久从事和放牧有关之事,不要去想搞工业,也不要想着搞耕种。他们要是缺粮食,就大秦这买,缺日常用品,也从大秦这买,匈奴人只要老老实实放牧就好,其他的由大秦帮他们考虑!”

    这话听得始皇等人眼前一亮,大秦要是能对匈奴做到这些,匈奴将被大秦控制得死死的,很难背叛大秦。

    等于是让匈奴变得残缺,即使匈奴成长起来,也会手少一根,腿短一截,不是该有的正常发育。

    当然,匈奴毕竟是大秦的挚爱亲朋,大秦自然不可能让匈奴就缺胳膊短腿的出去被外人耻笑,会贴心地给匈奴装上假肢,使其在外人眼中看起来仍是一个正常人。

    但大秦能给匈奴装上手脚,那在某天,也能将装上去的手脚给拆卸下来,让匈奴重新变为一个残疾人。

    这是让一个国家发展的道路走偏,最终发育得畸形残缺,从而削弱对大秦的威胁,且畸形残缺的部分还受大秦控制。

    试想有一日,匈奴人除了牲畜不少外,其他东西都要从大秦进口,吃的粮食来自大秦、穿的衣服来自大秦,甚至连其等所用兵器也是大秦制造,那匈奴在某天即使想背叛反抗大秦,也难以做到……

    这种控制方式一旦做成,其效果不比出兵直接征服弱,的确能称得上“兵不血刃”,最妙的是在最初时很容易蒙骗到那些国家,让其等一时半会儿看不出大秦算计,反而认为大秦这样做是对他们好。

    最初时,大秦会打着“互惠互利”的旗号,给予其等优待,像对匈奴,大秦会说你们匈奴擅长放牧,这是你们的优势长处啊,哪像我们大秦,在放牧的技术上不如你们,找一块合适的牧场也不容易。

    你们匈奴有放牧的优势,其他方面的生产制造不行,而我们大秦放牧不行,却能造出那些你们难以制造之物,正好形成优势互补。

    不如,你们匈奴多牧养牲畜,我们用符合你们心意的价格进行收购,然后你们再用从我们这赚来的钱去买粮食、衣物、武器,大家分工合作,互惠互利,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美哉?

    牧养“牲畜”还是太直白了些,如果换成你们这地方具有某某优势,非常适合为我们提供某项服务,不如你们这地方以后就一直为我们提供这项服务,我们愿意给出让你们满意的价格,接着在说些什么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之类的话……

    连后世现代很多国家都中了这种招数,何况是这时的国家,能看清其中坑洞的定不会多,多会扑通扑通跳进大秦挖的坑里。

    中这招数的国家工业体系常会变得畸形,要想生产出某样东西,须得好些国家联合生产,这便给了他人拿捏他们的机会!

    说的好听叫全球化后产业链分工,可整合资源并让大家在技术上形成互补,你出人、他出资源、我出技术,或者你用你的技术制造这部分,我用我的技术制造那部分,最终组合。

    这看似挺好,实则有问题,最显著的便是产业链分工后,大家也就不需要完整的工业体系,都只用保持各自所需要完工的那部分技术即可,反正其他部分是由他国制造,那我们研究那方面技术,建那些工厂干甚?

    这在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很好,经济上行,大家都有钱赚,你好我好做生意,可一旦全球化浪潮退去,别人不想再分工合作,那些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就成了没穿裤衩的裸泳者。

    而且,因为其等工业发展畸形,很多东西无法自己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