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税赋之重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25章 税赋之重 (第1/3页)李念以前和他们将说过钱与钱币的区别,自然能听明白李念所言,只要材料足够,花些时间可造出大量钱币,但没法造出大量的钱。
要是钱币就等同于钱,各国可以直接将印钞机日夜不停开工,疯狂印钞,岂不能国国皆富?
李念继续道:“而从农事上征收的税赋,很难支撑起大秦今后要进行的发展,每年从农事上收缴上来的税赋能维持大秦平日的开支就已不错,想要从其上有许多盈余去做别的事,除非加重税赋,但那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不少王朝在缺钱时,常见的操作便是将负担加重到百姓身上,尤其农民身上,再苦一苦百姓,天下百姓那么多,肯定还能榨出油来!
然后,百姓受不了,情愿成为流民,也不愿再回去种地,承担那些难以缴上的赋税,再之后便是流民激增,天下大乱,王朝覆灭。
始皇等人心里清楚加重农事上的赋税会有何后果,李念并未多言,又道:“唯有另辟税源,为朝廷增加更宽更广的税赋来源!”
王绾听到此处,出声问道:“以公子之意,是要放弃田赋?”
李念摇头道:“自然不是!‘农为一国之本’,不仅在于人人都需要食物,而农能产粮,让人们有粮可食,更在于农能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税赋。在国家未能发展到一定地步前,田赋会充当一国财税最稳定的来源,岂能轻易放弃?”
这小子的话里有东西啊,说的是不能轻易放弃,但不是不能放弃。
始皇帝道:“后世有国家废除了田赋?”
李念点头:“在后世,有许多国家废止了农业税,因为农业税那点财政收入,相比于从其他渠道所获得的收入,对这些国家来说已不值一提。而且,农民耕种本就不易,种出的粮食又价格不高,若还要对其等征收税赋,那其等还会愿意耕种?”
王翦琢磨了下李念的话,问道:“粮食价格不高,难道在后世已粮食极为充足,人人都能吃饱?”
李念道:“充足确实充足,却非人人都能吃饱,便是我华夏,也才刚吃饱饭没多少年,这多亏了一位在农业上的华夏大贤!”
“至于为何粮食充足,却非人人能吃饱,是因国与国之间的粮食产出不均衡,有的国家产粮多,有的国家产粮少,产粮多的国家也不会无偿将产出的粮食分给产粮少的国家。”
“所以在后世自然会出现有人粮食丰足,餐餐米肉有浪费,有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粒米也难得。这是在同一个世界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不矛盾!”
回答完王翦的问题,李念继续道:“后世诸国多以工业品出口、售卖资源等方式获取收入,自这些上所得收入远超农业税赋,自然会将之废止。”
“且后世科技发达,耕种已不需要那般多人耕种便能有充足收成,粮食的价格又不高,后世一个农民一年耕种能赚得的钱财可能还不如一名工人在工厂的数月薪资,导致许多人并不想耕种。”
“要是还征收农业税,对国家来说收益就那么点,反而会让民众怨声载道,不如将之废止,以此还可减轻农民负担。”
始皇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不想耕种,其等能做何事?莫非成为了工人,到了那工厂做工?”
李念道:“正是,工业制造需要很多工人,让在家种地的收益及不上在工厂做工,人们又不傻,当然会选择不种地而去务工。这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经之路,让人们从地里进到厂里,一个国家想要工业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人,大秦在日后也会如此!”
李念并未讲从农业国进行工业化,转变为工业国要付出的代价,大秦可是这时代的头号强国,只要操作得当,代价可以用其他国家来支付嘛。
始皇等人听了李念之言后,心中觉得有些不妥,怎能让这么多人不耕种,去那工厂里做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