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文化入侵的危险

    第226章 文化入侵的危险 (第2/3页)

,笑道:“若老将军在朕这未能食饱,传将出去,他人还会以为朕苛待功臣。饭食不够,老将军定要说出,菜管够,肉管饱,诸卿也一样!”

    王翦看了眼他面前桌上的饭食,笑着回道:“这些饭食还真不能让臣食饱!”

    几位大臣在心中暗想,相比于一年前,他们这位陛下也和大秦一样发生了变化,想想也是,如果这位陛下不发生变化,大秦恐怕也难发生变化。

    在始皇这番话后,殿内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王翦的桌上又多了好些肉食,他虽年已不小,但身体素质极好,饭量也超一般人。

    一饭结束,待内侍收拾下碗筷餐碟,上好茶水,始皇看向李念,道:“继续你方才未讲完之言!”

    因为李念的存在,大秦皇宫里自然也有茶,但也属于稀缺品。

    李念在脑中回想了下,继续道:“再是文化方面,《周易》中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阐说文化。”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形成之物,因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乃至同国同族不同地区的人,所形成的文化都会有所区别。大秦在今后与诸多国邦相接触,其等文化也将和大秦接触,向大秦流入,他们的文化必会对大秦产生影响!”

    李念正色道:“诸公莫要小看了文化的影响,其有颠覆一国之能,以其为兵,覆国甚至不需一刀一枪。文化包括但不限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观念……”

    “孔雀国的人来大秦已有一段时日,陛下和诸公也已孔雀国是怎一回事,试问陛下、诸公,可能容许佛教、耆那教传入大秦?”

    这问题还用多问,当然不能允许,要是让其传入大秦,在日后必定会成为大秦祸患。

    “如果只是异邦人的吃食习惯、衣着打扮、器具使用传入我大秦,还可接受,可在日后传入大秦的必将不会只有这些!”

    “在文化影响入侵中,宗教信仰入侵常为其中之一,像耽摩栗底派僧侣到我大秦,便是为了向大秦传播其等所信之教,而宗教信仰便是其等所信所行之思想,一旦成功传入大秦,便是在大秦文化的影响下本土化,也会反过来对大秦、对华夏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在诸多宗教中还尚可,可有些宗教信仰却反人反智,一旦传入进来,其给大秦带来的影响破坏会更大,最严重时,会让大秦失去前进的活力,沦为一潭死水。民众只知有教,而不知有国,教会高于朝廷,教规大于国法,教皇高于君王。”

    李念是故意说到“教会高于朝廷,教规大于国法,教皇高于君王”,目的嘛,便是激起身为君王的始皇帝厌恶。

    果不其然,在李念说出那句话后,始皇皱了皱眉,这三点中没有一条是始皇能接受的,尤其“教皇高于君王”那条。

    “教皇”指的肯定是教派的首脑,一教之首,也配称“皇”,还要高于他?

    李念继续道:“宗教也会使其等只忠于教,而非忠于君王、忠于国族,教中若有令,其等甚至能毫不犹豫背叛国族,出卖自己所出身的国家民族利益。”

    “诸国各有宗教信仰,大秦与其等交流,其等所信奉的宗教思想将很有可能传入进来,从而影响大秦百姓,使其等变为无亲无国无君之人。”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宗教信仰应该很难影响一个国家,然而大秦这时代的民众大多没读过书识过字,不加以限制管控,很有被带偏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不高,李念仍旧要尽力防止。

    利用宗教为祸之事,在华夏历史上可层出不穷,何况大秦现在还有和诸国诸邦接触,更不能让某些糟糕的宗教传进来为祸,他可不想这世界的华夏变个颜色。

    李念又道,“文化入侵的主要影响还有意识形态,其实宗教信仰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然臣现今要讲的这种虽未成宗教,在影响上却比宗教只高不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