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唐的诗人们(大唐历史)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38章 大唐的诗人们(大唐历史) (第1/3页)“李白这么做固得一时之爽,但也得罪了高力士,其谗谤李白于玄宗、杨玉环,使玄宗疏远李白,之后被玄宗赐金放还。”
冯去疾道:“赐金放还是好事,这李白之性便不适合为官,若强行留住,反会消磨其才,不复诗仙之名!”
李念笑道:“李某也是同样看法,李白的性情脾气更适合于民间行走游乐,而非拘于深宫官场。且能做得好诗,不代表李白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
“纵观历史,在文学一道成绩斐然者,常官路不畅,再观那些取得状元、榜眼、探花之名者,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不如这些人多,难道是状元们的才华不如诗词传世者?”
李念自问即自答:“非也,是状元们前途远大,有正事要做,没那么多闲情逸致作诗作赋,他们的才华已得施展,抱负已得实现,不必再怀才不遇,怀古伤今。”
始皇等听到李念这个说法,先是一愣,随后细细一想,发现真有几分道理。
能取得状元、榜眼的人,才华肯定不差,那为什么他们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反而不如某些人多?是他们才华不如别人?
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的抱负能够得到实现,才华能得施展,有事可做,不必怀才不遇,悲古伤今,也没那么多闲余时间。
李念继续道:“李白这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过得相当舒坦,其年少便成名,及至青年,又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后来再娶之妻亦是大唐宰相孙女,其外出游历,所经之处有人邀其宴饮,赠其礼物。”
“让李白几乎不用为旅费盘缠而操心,这也是李白能恣意纵情人间的重要原因,若非如此,其恐怕也成为不了大唐诗仙。”
让李白天天当牛马干活,为生计奔波发愁,估计也就没有了豪迈洒脱的诗仙,在生活的压力下,恐怕很难写出那些洒脱的诗句。
“但安史之乱对李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应当说安史之乱对大唐所有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东巡而被判罪流放夜郎,后虽因朝廷大赦天下而得以回返,但物不是人已非。”
“唐不再是盛世,他的生活也不再如当年那般恣意,宝应元年,李白在族叔李阳冰处离世,一代诗仙就此落幕。李白经历了大唐最辉煌绚丽之时,他似乎是专为盛唐而来,当盛唐衰败,又随盛唐而去!”
那位浑身带着酒气,但豪迈洒脱的诗仙终归安息在了历史长河中,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吐出的是他的酒气、才气、剑气。
“与李白相比,诗圣杜甫的一生要相对坎坷,加之杜甫的性情也不如李白那般洒脱,使得这种坎坷感更为加剧。早年时,杜甫家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其同样年少便有才。”
“在当时的大唐,青壮年读书人盛行在全国游历,杜甫也不例外,其曾到往多处游历,还在洛阳遇到了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
听到李白和杜甫相遇,蒙恬好奇道:“这大唐诗仙和诗圣还遇到了一起?两人关系如何?”
李念笑道:“关系很好,两人相约同游了一阵,还和另一位诗人高适相见。大唐的诗人很多,不少诗人都彼此见过,还是朋友。如李白与杜甫、孟浩然、高适、王昌龄、贺知章等都曾见过。”
“杜甫极其崇拜李白,虽和李白同游只有三次,但杜甫为李白写了十多首诗,其中有《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昔游》……更称赞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但两人同游的时间不长,且在天宝四年于齐鲁相见之后,两人便再也未曾相见。游历结束的杜甫回到长安,想一展胸中抱负,可惜事不如杜甫所愿,未有成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已在长安困顿了十年,年过四十的杜甫才为了生计接受了一个于他所学无用的官职。”
“说来,杜甫这位诗圣便是典型的华夏文人,其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