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唐迟暮,黄王将出(大唐历史)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39章 大唐迟暮,黄王将出(大唐历史) (第1/3页)“王维被宽赦后,仍在朝中为官,只是被降为太子中允,但很快又获得了拔升,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到上元元年,又转任尚书右丞!”
听到李念这番话,冯去疾感慨道:“李白、杜甫、王维虽处于同一时代,可三人走向却截然不同。”
明明李白、杜甫的才华不比王维差,命运却如此不同,杜甫仕途不得志、颠沛流离,最终病逝于舟中;李白比杜甫可能要强一些,可也强不了太多。
李念道:“这就叫出身决定命运,杜甫虽祖上也阔过,但如何能和王维相比,太原王氏乃五姓七望之一,虽是分支,也胜过杜甫、李白。且王维所在这支分家不比主脉差,其母出身博陵崔氏,据说其妻也是博陵崔氏出身。”
“五姓七望这等世家豪门虽经太宗、高宗、武后打压过,但影响力仍不可小觑。这等出身的王维在当时的大唐,到大多地方,都会被奉为座上宾。这也是他在长安被叛军俘虏后,安禄山不将之杀死,反而要派人将他迎接到洛阳,强迫他当官的主要原因。”
蒙恬笑道:“安禄山当时肯定想着,好不容易抓住王维这等又有名又有出身的世家子,定要好好利用一番。他不仅不会杀王维,反要让王维好生活着,以此让大唐的世家豪门看到他的态度。”
李念道:“上元二年,春,王维请求削去自己的全部官职,回归田园,五月,进上谢恩状,七月,安然离世,享年六十一岁。”
“诗仙、诗圣、诗佛,这三位在盛唐时代杰出的诗人,都曾见过盛唐鼎盛时的荣光,也看过盛唐大厦倾覆的惨像,都曾遭受安史之乱影响。”
“说来,安史之乱和大唐太宗也有一些关系,因为安史之乱的叛军中,除了反叛的唐军外,还有不少异族之兵……”
始皇稍微一想,便回想起李念在之前提过这件事,他道:“这些异族是在大唐太宗时被迁入大唐境内?”
李念点头:“正是!唐贞观三年以室韦、契丹部落置,侨治营州境内,而安史之乱中随安禄山反叛的便有契丹、室韦!”
“虽说并非所有异族都会反叛,甚至有不少异族相当忠于大唐,其族人还成为大唐的梁柱,为大唐所用,如高仙芝、李光弼、哥舒翰、阿史那.社尔等,高仙芝是高句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哥舒翰和阿史那.社尔是突厥人,但我大秦还是应当以大唐为鉴!”
“在对异族之策上,绝不可疏忽大意,否则安史之乱未必不会在大秦发生。臣从来不认为要将异族斩尽杀绝,这种事不可做,也做不到,但凡是在我大秦境内的异族,必须遵大秦之法,守大秦之律,绝不可任其自治,想如何作为便如何作为。”
“让其等仍保留原本之风俗习惯,由其等自主而治,那其等始终会记得其等异族身份,而非我大秦子民。在大秦强盛时,其等会安分守己,颂大秦之威,可一旦为其等找到时机,便会狠狠扑咬大秦!”
“昔日汉时也曾发生过此类状况,将乌桓、匈奴、羌迁入汉地,可在汉末动乱时,也曾为祸过大汉,只是大汉虽乱,却依旧够强,将之又给击败。臣对异族只有一个想法:不必灭尽其族,但必要磨消其等习俗文化,使之真正化为大秦之民,而非身在大秦心怀异!”
始皇等人都认真听着李念之言,始皇郑重表态道:“至少在朕这一世,大秦必不会蹈唐之覆辙。”
听到始皇的保证后,李念道:“大唐的异族政策,不仅仅影响了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乃至唐后的朝代也为其影响。记得臣以前讲过北宋时有国名‘辽’,其便是契丹人所建。”
“当然,对异族的治理,亦不可太严,不将其当人看待!大唐会让某些异族发生叛乱,有时也是对异族逼迫过甚。须张弛有度,让异族认同大秦,从而视己为秦人!”
“其实,大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