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考不进长安,那便杀进!(大唐历史)

    第240章 考不进长安,那便杀进!(大唐历史) (第2/3页)

僖宗十分担忧,下令各道领兵阻止义军,并将义军歼灭。据史载,义军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便发展到三十万人,将唐廷官军打得顾此失彼。”

    听到义军半年就发展到这么多人,冯去疾感叹道:“纵使此人数记载有所夸大,然半年间便有如此多人加入义军,可见唐室已何等不得人心。”

    李念笑道:“这不能怪百姓不忠于唐室,而是唐室对不起他们,若非其等胡作非为,逼得百姓不能活命,如何会反?王朝灭亡岂可怪罪于民?说百姓起义作乱,实则官逼民反、朝廷逼民反!”

    “百姓只是想要活着,他们有何错?若不能懂得百姓为何会反,从而进行修正,不过是再现历史轮回!”

    “有人可能会认为太宗、高宗、前半生的玄宗让大唐兴盛,给大唐百姓带来了好生活,其等应该感恩,世世代代忠于唐室,纵使唐室腐败、胡作非为,也依旧要效忠。”

    “孰不知英雄人物固然伟大,然其等登临高位、铸造功业,均是得万千百姓助力,方使其等能有所成。否则仅凭其一己之力,如何能成事?是百姓成为其麾下之卒,成为其治下之民,为其等承担徭役赋税,为其等种出粮食,织出衣物!”

    “大唐之盛世,实际执行创造仍在于百姓,若非大唐百姓勤勉,如何有唐之盛世?大唐的百姓并不欠唐室!”

    最后一句落下,始皇等都看向李念,这句话其实也可以改为大秦版:大秦的百姓并不欠秦室!

    看似是在说大唐,这小子实际是又在提醒他们,不要因为站到了高处,便忘了根基于何处。

    李念又道:“然而就在义军做大做强时,王仙芝和黄巢分道扬镳了,原因是蕲州刺史裴渥不能抵挡义军,便答应为王仙芝、黄巢等上表求官。”

    “像王仙芝、黄巢这类人,其等并非是真要为民请命,起义造反只是因其等不能上位罢了,若授予其等心中所想的官职和赏赐,很有机会将之招安。这种事在宋较为常见,起义造反受招安,这可比黄巢考科举来官快!”

    “但不知是唐廷瞧不起义军,还是唐廷故意为之,在得到裴渥上书后,唐僖宗给王仙芝赐赏封官,黄巢却没得到赏赐。王仙芝听到自己被封为左神策军押衙,十分欣喜!”

    “可一边的黄巢看着王仙芝得了官,自己却没有,那哪能乐意?他多次考科举不成,现在造反受招安还没他的份,他这反不白造了?”

    “黄巢于是斥责王仙芝,‘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还当场打了王仙芝一拳。王仙芝眼看自己犯了众怒,不敢接受唐廷的任命,下令劫掠蕲州唐军。但这依旧不能阻止义军的分裂,黄巢和王仙芝各领义军分兵。”

    “因为这件事,让唐廷在黄巢心中的恶劣形象变得更差,也为后来之事埋下伏笔。乾符五年二月,王仙芝所率领的义军为唐将曾元裕所破,王仙芝战死,其麾下分为两部,其中一部与黄巢于亳州会师。”

    “众将推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

    听到这个奇怪的将军封号,蒙恬道:“这‘冲天大将军’之称应和黄巢那首诗相关,‘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果真是想杀回长安!”

    李念点头道:“当是如此!但黄巢的起义领兵之路也非一帆风顺,乾符五年,黄巢屡遭败绩,进兵襄邑、雍丘,为滑州节度使李峄所阻;攻打叶城、阳翟,想进攻东都洛阳亦受阻碍;攻打新郑、郏、襄城、阳翟,又被崔安潜逐退。”

    “黄巢大为沮丧,诣大唐天平军乞降,他这次主动投降倒得了个官,被唐僖宗授为右卫将军。可惜此时的黄巢已不是之前的黄巢,他已经自立为王过,哪会甘心真投降于唐廷?”

    “在撑过了沮丧的时光后,黄巢很快便再度起兵叛唐,于乾符六年三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