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辽东只能有一个话事人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117章 辽东只能有一个话事人 (第1/3页)

    李明给了那位被逼上燕山的汉子一些钱,并没有要他的皮毛,就此离开集市。

    一行三人的神情都十分凝重。

    最开始,以为平州最大的问题是高句丽。

    结果高句丽风平浪静,又以为平州的问题在于吏治。

    但现在看来,平州的问题,还在于更基础、也是更棘手的层次——

    底层失控,皇权被士族鸠占鹊巢。

    妈的!

    当初选定辽东,原因之一就是此地远离中原,应该没什么成气候的士族势力,这样自己就能较方便地掌控基层。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旮瘩也有土生土长的士族权贵!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的——

    权力讨厌真空。

    皇权不下乡不戍边,地主豪强就会自发地填补这个空白。

    “你们觉得,那人说的是真的吗?慕容燕,真的胆敢豢养私兵?”韦待价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觉得此事有点玄幻,现在是大唐初年,又不是东汉末年。

    但又不是太玄幻。

    在经历过九成宫事变、禁军在眼皮子底下造反后,哪里造反都不会让他感到意外。

    尤其是辽东这开化边缘的鬼地方,豪族养几个私兵,也不是很难理解嘛。

    “边远之地的豪强养几个私兵,并不奇怪。”李明说道:

    “而且此事不难验证,多问几个人就知道了。”

    三个人心思惴惴,刚踏出集市,几个陌生人围了上来。

    “三位何往?”

    为首之人拦住去路,皮笑肉不笑。

    他们都穿着宽大的袍子,手肘处隐约反射着金属的光泽。

    侯君集和韦待价下意识地把李明隔在后面,手按剑柄。

    “我们认识你么?”韦待价压低身子,如同蓄势待发的豹子。

    面对敌意,那人却浑身放松,坦然地笑道:

    “长安来的贵客不屑于与我们土人打交道,我们可是一直关注着几位。

    “你们的马车,属实令我等大开眼界啊。”

    从刚进城就被盯上了……韦待价心中一凛,喝问道:

    “慕容家的?”

    “哦?”那人颇有兴味地挑起眉头:

    “既然认识我家大郎君,那就好说了。

    “山海捐,请缴纳。”

    韦待价冷哼一声:

    “我们什么都没有买卖,也要交钱?”

    那人一愣,旋即勾勒起一个无赖的微笑:

    “反正你们商人来平州是做买卖的,早交晚交不都一样?

    “不如现在就把你们此行携带的钱,先预交七成给我们……”

    “呸!”韦待价大怒道:

    “大庭广众之下,抢劫就抢劫,还扯什么虎皮……”

    韦待价还没喷完,被侯君集拍拍肩膀往后推了推。

    “我们只是来找商机的,随身就带了一贯钱,你要拿去交差就拿吧。”

    侯君集扔了一贯钱过去。

    那人鄙夷地接过钱,掂了掂,朝侯君集的脚边吐了口痰,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去。

    临走前,他恶狠狠地说:

    “晚上记得关好门窗。”

    “我入你们妈!”

    韦待价对着家丁的背影大骂。

    他不明白。

    虽然对方人多,但他有自信当街劈了他们。

    为什么侯将军却这么怂?

    “他们的袍子下,穿着铠甲。”侯将军低声道。

    “铠甲?!”

    韦待价大惊。

    在古代,你可以带弓,可以佩剑。

    但如果私藏盔甲,不好意思。

    意图谋反,三族起步,上不封顶。

    经历过九成宫之变后,李明对这条严苛的律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玩意儿简直是小坦克,穿上以后是真的刀枪不入,确实该严管!

    “连盔甲都有,看来慕容家族豢养私兵一事也不用复查了,肯定是真的。”

    李明感到事情越来越棘手了,咂了咂嘴。

    “慕容燕是要谋反?”

    土地兼并,不难理解。

    自行设卡收税,也可以用天高皇帝远来强行解释——

    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偏远地区也有这么围村收费的。

    可发展出了连刺史都无可奈何的地方武装,甚至还私藏兵甲。

    这就有点太过分了。

    经历过五胡十六国的动乱时代,远离中原的地区还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到处都是野心勃勃的有为中年啊。

    “或许……”

    侯君集却想到了什么,抚摸着络腮胡:

    “或许,慕容燕豢养军队,是朝廷默认的。”

    李明疑惑地看着他:

    “民间可以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