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臣请讨伐李明

    第129章 臣请讨伐李明 (第3/3页)

水。

    这是断头饭哪……

    彻夜难眠。

    次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不用干活,不用训练,到点了老太婆给他们打饭。

    甚至还一日三餐,有粥有菜有汤饼,伙食甚至比在慕容府上更好。

    因为这里没有校尉将军克扣粮饷喝兵血。

    吃完就睡,就这样养了几天,院子门开,进来一伙红巾贼。

    就在几人以为,终于要被养肥了杀了吃的时候,红巾贼告诉他们,可以去院子外面放放风。

    他们懵懵懂懂地跟着,听红巾贼们说什么“善待俘虏”之类半懂不懂的话,好奇地看着山贼们帮村民一起干农活、盖牛棚、修水坝。

    甚至还看见那三个被带出列的识字的同袍,此时一身长衫,在田间有模有样地教农夫和山贼们认字。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在确定真的不会被杀后,他们彻底放松了下来,也潜移默化地被山贼感染,主动替老太婆干起家务来。

    直到有一天,他们好奇地问,这老太婆为什么会和贼匪混在一起。

    老太婆说,因为他们家的地被慕容燕看上,丈夫和儿子被强征入伍,不明不白地死了。

    男丁死后,慕容燕拿出了摁有他们手印的借据,在官府的支持下,堂而皇之地霸占了她的田产。

    她就这么被逼上燕山了。

    最后,她反问这些俘虏:

    你们为什么替慕容燕卖命,是因为慕容燕分你们田吗?

    几人一琢磨,好像慕容燕并没有“分他们田”,而是“分了他们的田”,让他们走投无路,才为了一口饭替慕容燕卖命。

    四舍五入,他们相当于为仇人卖命了。

    老太婆又问:

    想报仇吗?

    几人互视一眼。

    就这样,这些原本的战俘们又穿上了自己的唐甲,拿起了自己的刀枪。

    只是此时,他们的头顶都系着红头巾。

    听说,今天会有一伙募兵偷袭十里寨,领军的不再是慕容燕豢养的二把刀,而是一位真正的唐军将领。

    哼,定教他有来无回!

    …………

    入冬的长安,十分阴冷。

    太极宫,小朝会。

    李世民坐在暖殿里,并没有感到丝毫暖意,面色灰暗。

    魏征上书:

    “平州山贼反形已具,请陛下速决!”

    在群臣一片“附议”声中,李世民莫名感到一股寒意,紧了紧厚实的龙袍。

    这几天朝会的核心,还是平州。

    只是讨论重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如何安抚山贼、解救被掳的皇子了。

    综合侯君集来信以及各方消息来看,那股疑似勾结高句丽的山贼“赤巾军”,正在飞速横扫平州地界,占领了县城以外的大片地区和人口。

    群臣纷纷表示,连唐军都不怕,已经不是普通的山贼了,必须要出重拳。

    “朕……知道了。”李世民说得有气无力。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地摇头叹气。

    看样子,陛下又要拖延一天了。

    虽然为了应对平州潜在的兵患,陛下已经早早任命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各项战争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然而,当真正面对这波来势汹涌的匪患时。

    一向英明果敢的马上皇帝,却突然犹豫不绝了,迟迟不愿下达剿灭的命令。

    这般优柔寡断,简直让老臣们看见了太上皇再世。

    “陛下!”魏征高声道:

    “平州匪患来势迅猛,再这么延宕下去,恐怕整个辽东都要生变!”

    李世民扶着胀痛的脑袋,努力做出一个笑脸:

    “魏侍中言笑了,几个毛头小贼而已。辽东匪患素来猖獗,无伤大雅。难道今天不管,大唐就要亡了?”

    魏征望了一眼主君。

    不过短短一个来月,陛下肉眼可见地消瘦下来,面容也有了衰老之色。

    这让他心疼。

    但让他更心疼的,是大唐的社稷。

    魏侍中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直言不讳道:

    “陛下如此踌躇,难道是因为造反的匪首,或许是您的某位庶子吗?!”

    “你……?!”

    李世民顿时暴怒,脑子像炸开来一样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