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魏征的死谏

    第133章 魏征的死谏 (第3/3页)

    百官噤若寒蝉。

    李世民像中了一箭,浑身一震。

    过了半晌,他无力地开口了,语调带着颤抖:

    “你……是想逼朕,杀自己的儿子?”

    魏征挺直腰板低着头,大无畏地上前一步:

    “非杀子,诛一逆贼耳!”

    掷地有声。

    没有人敢附议,但也没有人反对。

    当庭有如此放肆之言,魏征却没有被一个人弹劾大不敬。

    群臣的沉默代表了态度。

    长孙无忌低着头,偷偷观察陛下的脸色。

    房玄龄依旧面无表情,但脸色灰暗,显然也度过了几个苦苦思索而不得的不眠之夜。

    李世民仿佛一尊雕塑,一动不动。

    许久,他突然怒喝一声,如同夏夜炸雷:

    “滚!”

    说着,扔下瞠目结舌的百官,拂袖而去。

    临走前,还不忘狠狠剜长孙无忌一眼:

    “杀李明,遂你心了吧!”

    长孙无忌:???

    不是,陛下,这次真的和我无关啊……

    …………

    散朝后,魏征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整个人突然就垮了。

    “父亲!”魏叔玉慌忙地扶住他。

    虽然魏征在朝堂上中气十足,但其实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

    年纪大,烦心事多,平州之事让他胸中积郁了好几个月。

    加上得知侯君集彻底造反、高句丽南下后,这几天他更是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要知道,他们在长安所得知的,是平州八九天前的事情。

    现在,鬼知道平州成了什么样的人间炼狱……

    每每想到这里,他就睡不着觉。

    “我……还行,扶我去书房。”魏征盘腿而坐,虚弱地说着。

    魏叔玉顿时泪流满面,跪在地上磕头:

    “父亲,您先歇一歇吧!不管您说什么陛下也不听……”

    “扶我起来,去书房!”魏征再次怒喝。

    魏叔玉不敢顶撞,只能扶起颤颤巍巍的老父亲,一边抹眼泪。

    他惊诧地发现,还算高大的父亲,身体却轻得像一把干柴一样。

    “父亲,我让下人给您炖……”

    “在我开门以前,不准进来。”

    魏征冷冷地吩咐一句,便关上了书斋的门,把担忧的儿子关在门外。

    他坐在位子上,长叹一声,在堆成一摊的书桌上整理出一小方空间,捻笔,磨墨,奋笔疾书。

    不论陛下是看也好,不看也罢,他都必须将自己想写的话,写在奏折里,递上去。

    这是他这个侍中的职责所在,更是他之所以为“人”的原则所在。

    魏征并不是脑子一根筋的顽石,先从瓦岗寨李密、后从李建成、又从李世民,他的身段也可以很柔软。

    但陛下在平州之事上的所作所为——或者说不作为,让他出离了愤怒。

    硬生生将疥癣之疾拖延成膏肓之疾,还让蛮夷趁虚而入,这是明君所为?

    华夏好不容易走出五胡乱华的阴影,难道又要大开门户,返回那段黑暗的岁月吗?

    陛下还是太感情用事了!

    作为皇帝,作为天之子,就应该像天一样,以万物为刍狗,理性、平等、冷酷地治理天下!

    魏征将想要说的话、想要规劝的帝王言行、想要讲述的道理,全部付诸笔尖。

    写着写着,他忽然感到浑身轻松,整个人飘飘欲仙,长久的疲劳和烦闷烟消云散。

    他真的飘飘欲仙了,好像飞上了天空,俯瞰大地。

    长安城中,华灯初上,灯火通明。

    乡间野外,家宅兴旺,安居乐业。

    遥望太极宫。

    陛下英姿勃发,正是刚登基时春秋鼎盛的模样,意气风发,励精图治,一扫华夏几百年的阴霾。

    好一副繁荣昌盛的盛世美景,让魏征流连忘返。

    好啊,真好啊……

    …………

    入夜。

    父亲还没有从书房出来。

    魏叔玉思前想后,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违背父训,轻轻敲敲书房的门。

    “父亲,肚子快饿坏了吧?先吃些东西垫垫饥,回头再写。”

    没有传来父亲的责备声,书房里静悄悄的。

    魏叔玉感到奇怪,又喊了几声:

    “父亲,父亲?”

    还是没有回应。

    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书房里漆黑一片,没有点灯。

    魏叔玉心里咯噔一下,颤抖着点亮了油灯。

    这才看见趴在书桌上的魏征,一手攥着笔,一手攥着心口。

    他表情安详,嘴角带笑,好像睡着了一样。

    但鲜血从嘴里、从鼻子里、从闭上的眼睛里,汩汩流出,沾满了面前的奏折。

    魏叔玉一阵恍惚。

    “父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