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开门!均田制!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151章 开门!均田制! (第1/3页)

    “我郝氏家族的土地、及其上所附财产,都是我历代先祖凭本事赚来的。

    “乡野农夫好吃懒做,将土地托付与我,我好心收留他们,哪里有错了?

    “为什么还要替他们纳税?那些没有地的流民本就是不课户,纳什么税!”

    面对亲自登门“谈谈”的李明,柳城县郝氏的族长郝邵,表现出了相当的敌意。

    嗯,在营州,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热烈欢迎这位活菩萨的到来。

    慕容氏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在郝氏等一众地头蛇的眼里,这是来了一个活阎王啊。

    李明耐心地和郝邵讲着大道理:

    “根据大唐的律法,每个丁男可分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你们一家多占了这么多田产,那别人怎么办呢?”

    郝邵一脸揶揄的表情:

    “连皇城根下关中百姓,也不见得每个人能按《均田令》分到足额的土地。

    “殿下就来自关中,不会连这个常识也不知道吧?”

    一脸我就这么着了,你能奈我何的无赖表情。

    他也是有底气的。

    营州都督府还在,营州还是有地方乡绅和朝廷双重兜底的。

    不像平州那地方无法无天。

    就算是龙子来了,不说盘着,你至少也得讲点“规矩”吧?

    被反讽一句,李明一点也不生气,表情甚至没有一丝波动,全程保持着微笑:

    “可像你这样兼并土地、隐瞒人口,衙门收不到税,怎么训练军队保护你的财产呢?”

    郝邵冷笑一声:

    “无需殿下关心,营州的山匪翻不进我郝家庄的院墙。”

    话里带刺,显然意有所指。

    他的身后,家丁们气势汹汹。

    正堂之外,郝家庄壁垒森严,哨楼高墙浑然一体。

    边疆情势复杂,这座大宅院,是按照抵御蛮族入侵的标准修建的。

    与其说是宅院,更像是一座密不透风的军事碉堡。

    李明点点头,也不多说话,转身便走。

    “贞观十年夏,郝邵扒开白狼水河堤,淹死逼死百人,抢夺其土地。

    “此事为真?”

    他问道。

    陪同的长孙延点头:

    “千真万确,柳城县都知道这件事。”

    李明点点头:

    “那就他吧。”

    …………

    第四日晚,柳城县外的郝家庄,火光冲天。

    一伙古怪的山贼像天降一般,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坚若堡垒的郝家庄,不抢财物只杀人,将郝家灭门。

    族长郝邵的尸体被烧成焦炭,脖子吊着挂在宅院大门口,第二天才被上门的卖菜翁发现。

    一个盘踞营州多年的豪族,就此彻底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你们偷税漏税,让衙门财政不足,没有足够的治安能力,才导致了这起惨剧的发生。”

    李明废物利用,“征收”了郝家在柳城县里的别宅,作为营州州府的临时所在。

    他坐在正堂主位,优哉游哉地喝着茶,说着哈人的话。

    他的面前,名列清单的营州土豪劣绅们个个面如土色,膝盖打颤。

    “所以说,税一定要缴,不缴不行。

    “而田产,也一定要上缴。都是身外之物,拥有了不属于你的那一份,一旦被山贼惦记上了,丢了性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明盖上茶碗,送客。

    全程陪同的张俭都督表情极其复杂。

    一方面,他特么早看这群光吃不拉的貔貅不顺眼了。

    营州地处偏远,补给线过长,限制了这里的常驻军规模。

    要是能在营州本地,就地征得足够的粮草,不但能极大缓解后勤压力。

    更是能让常驻军的规模扩大,足以硬抗高句丽的全面进攻!

    可就是因为这群貔貅的存在,导致都督府在本地根本收不上来多少税,严重依赖朝廷的后勤。

    这诱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被高句丽大军打得窝在城里不敢出战,丢尽了颜面!

    但另一方面,李明殿下这也太胡来了。

    杀人放火、敲诈勒索。

    匪气太重……

    “殿下,您这……可能不大合法吧?”张俭欲言又止。

    李明眨着无辜的小眼睛:

    “怎么不合法了?违法乱纪的是那些地头蛇,我可是一切都按照均田令来的

    “他们违规侵占农民的土地,我按照均田令,把土地还给农民。

    “我怎么不合法了?我可是大唐头号守法公民。”

    啊是吗……张俭也不多说什么了。

    有一个能抗事、肯背锅的领导,也挺好。

    反正朝廷那边有李明殿下应付,他和营州都督府只需坐收渔利,专心抓好边防就可以了。

    …………

    很快,辽东军镇营州州府的第一条政令正式颁布:

    重审《均田令》重要性和严肃性,维护我大唐基本法的权威,在营州范围内全面开始均田——

    其实还是李明在平州搞的那一套“国营农场+”,只是套了层均田令的皮套,假装遵守大唐律法。

    营州的情况和彻底打烂重建的平州还不一样,所以策略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平州是赤果果的,营州多少遮了一片名为“大唐律法”的叶子。

    具体执行上,重新统计户籍人口,有户口就有田。

    而原本化外的各族蛮夷,只要你肯归附华夏、安心种田,也给你发户口,大家都是好朋友。

    至于土地超标的地主,李明毕竟也不是魔鬼,也是会按照市场价给予补偿的。

    嗯,在领取补偿之前,请地主老财们先补齐之前历年欠缴的租庸调、以及所产生的滞纳金。

    一切都严格遵守《贞观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