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父皇,您后背凉不凉?
第167章 父皇,您后背凉不凉? (第2/3页)
拜拜~”
李明不等李泰回复,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溜了。
结盟?
结个屁!
他连武德殿都不敢进去!
同样的,李泰常来立政殿向父皇请安,也绝不会到李明的书房里张望一眼!
两边都怕对方在背后拔刀子,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何谈结盟?
“李治那天的古怪反应,多半也是收到了李泰的结盟邀请吧?
“从那腹黑傻小子对李明达说的话来推断,李泰邀请他先干我?”
李明总算是把那天的来龙去脉摸清楚了。
从结果来看,李治并没有接受老哥的邀约,反而在朝堂上逮着李泰的势力疯狂输出。
“算那傻小子还有点良心和脑子。”李明冷笑一声。
至于李泰……
一会儿联合李治打李明,一会又来联合李明,同时又试图撬李明的墙角。
给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李泰发觉自己的情况不容乐观了?
“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根敲打太子的棒槌,当太子不再稳坐江山以后,他对父皇的价值也随之归零了?”
李明觉得那胖老哥可笑又可怜。
成天把时间浪费在夺嫡阴谋和各种隐晦的“典故”之中,却从没有考虑过,应该如何治国理政。
而当意识到自己失去利用价值以后,那家伙又彻底乱了方寸,进退失据,还不得不维持冷静从容的形象。
相比之下,李明和李治两位小兄弟就有条不紊多了。
他俩按部就班地猥琐发育,争取人心,遵循着父皇定下来的游戏规则。
至于大哥李承乾……
“他在干什么?”
李世民改变了继承法,太子李承乾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反应最激烈的也应该是他。
可是,当擂台正式开打之后,怎么太子老哥突然佛系了?
从开始到现在,没有翻起一朵水花。
在朝廷中积累的势力,虽然还是以他为最大。
但他的力量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被新崛起的李明、李治挖墙脚。
毕竟大臣也不是傻子。
太子这幅与世无争、完全躺平的样子,让他们怀疑太子是不是彻底没戏了,不得不为自己另寻后路。
毕竟,谁也不敢赌下一任皇帝的心胸和当今圣上一样宽广。
李世民对李建成、李元吉的原僚属不搞清算,不代表他的继任者也是如此。
万一自己在储君问题上站错队,被新皇帝秋后算账了,那就没处说理了。
“难道李承乾不想当皇帝?
“不可能啊,他因为怕被废,都被逼疯成这样了。
“还是说……像有些过度紧张的高三考生一样,准备了三年,一到高考前夜,突然崩溃自暴自弃了?
“可太子这份活儿,可不是你想辞职就能辞的啊……”
李明一路嘀咕着,走大门大摇大摆地出了宫。
陛下已经给他开了权限,任何时候都能刷脸出入太极宫,不必再翻墙了。
…………
朝会上。
岑文本启奏:
“臣弹劾……”
“臣弹劾中书侍郎岑文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民部尚书唐俭打断了岑文本的吟唱。
岑文本睁大眼睛: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进了魏王的文学馆。”
岑文本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探讨文学不能算结党……读书人的事,能算结党么!”
接连便是什么“君子朋而不党”之类,引得众臣都哄笑起来,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爱卿注意殿前仪态,库库库……”
李世民努力克制着笑意,肩膀一耸一耸的。
岑文本面红耳臊地退回席位,愉快的弹劾环节又结束了。
李世民收回笑容,正色道:
“薛延陀真珠可汗遣使前来,求赐予公主和亲。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群臣难得在这件事上高度一致,齐答:
“不可!”
薛延陀一直不安分,对大唐的突厥盟友李思摩动手动脚,贞观群臣和大唐人民早就看他们不爽了。
和亲?
搞笑呢?
现在是唐朝初年,又不是汉朝初年。
而且虽然陛下没有官宣,但敏锐的大臣已经隐约觉察出。
陛下是想拿薛延陀开刀了。
本来准备征讨高句丽的江、淮、岭、硖四地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