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爱上我

    第388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爱上我 (第3/3页)

停泊着数艘小船。

    和大明的无敌战舰,那些船渺小到几乎看不见。

    但却是唐军巩固防守不可或缺的一环,令明军上下都头疼不已——

    纵火船。

    李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道:

    “陆上有李世绩的军队,水上有铁索和纵火船,水陆两条防线互相配合、互为犄角,端的是固若金汤。

    “如果不出奇招,恐怕我军起码得在这里耗个一年半载吧。”

    “一年半载也不久啊。”尉迟循毓下意识地回嘴道:

    “我阿翁在天策上将麾下时,参与了虎牢关之战,即使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也花了大半年才彻底攻下洛阳。

    “这还算是神速了,我从小就听阿翁还吹牛了。”

    李明背着手,深沉地面对滚滚汾河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什么?”尉迟循毓没听懂。

    “……”李明无奈地叹了口气,用大白话告诉小老弟:

    “我是个急性子,我等不了这么久!”

    …………

    防线的另一端,唐军阵营。

    水中铁索道道,岸上雄兵暗藏。

    不愧是让大明开国皇帝都望而兴叹的防线,确实固若金汤。

    汾河上,一艘明军战舰悄咪咪地摸了上来,停在最外层的铁索之外数丈。

    这条战舰和明军的其他大船不太一样,十分小巧灵活,但在船头却支着一张大得不成比例的巨弩。

    这条船贱兮兮地在唐军水上防线外围蹭蹭不进去,趁唐军疏忽,点上几支火箭,向铁索后排的纵火船嗖嗖射去。

    几艘纵火船被精准命中,干柴遇烈火,顿时燃起熊熊大火。

    “河北鼠辈!尽做些偷鸡摸狗之事!”

    岸上的唐军守将怒不可遏,气得他当即拔剑下令:

    “张弩,放箭!把那厮射成刺猬!”

    然而,唐军弩箭的射程不如大明的高级货。

    在唐军吭哧吭哧地把床弩推到前方,准备展开反制以前。

    那条明军小船又迅速顺流南下,贱兮兮地开回了本方舰队,还不忘展开风帆,一副“你来打我啊”的犯贱模样。

    所幸,纵火船之间都隔着一定的距离,火势并没有延烧开来,在那几条被命中的船被烧成空壳以后,火就灭了。

    一旁的山顶上,大总管李世绩将这一幕全都看在了眼里。

    不过他并不放在心上。

    损失的几艘纵火船成本十分低廉,无非是一垛垛干草而已。

    明军只能这么一点点地赚小便宜,正说明他们对自己的防线无计可施。

    诚然,他李世绩被摆了一道,向晋阳总部传递了假情报,白白送掉了五千人。

    但是,在确定明军并没有狂敲地堡的打算以后,唐军也不必冒险进攻骚扰,可以专心防御。

    这就让明军更加难以突破了。

    然而,李世绩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的目光并未在战场前线做过多停留,而是落在了更远的南方。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他手搭凉棚,心事重重地眺望着。

    在明军阵营的后方,先是升起缕缕青烟,很快发展成滚滚浓烟。

    “回大总管,是对面的民夫在开荒烧山。”

    副将答道,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他们在山西各处都是这么干的……”

    “这我知道。”李世绩打断手下的解释,目光仍然不离远处的烟火,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开荒这活儿,李世绩并不陌生。

    因为唐朝文武不分家,他也当过文官,在地方主持工作,开荒本就是考核官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为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华夏人早就有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刀耕火种这种不环保的开荒方式,早就弃置不用了。

    这自称先进的大明王朝,怎么却大开历史倒车,重拾“烧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事出反常,怕是有鬼。

    “难道对面打算用火攻?”

    李世绩喃喃道。

    副将附和着:

    “是否要向晋阳报告这个情况?”

    “那自然是……”

    李世绩刚要吩咐传令,旋即想起上次向晋阳假传情报、导致五千虎狼变牛马的惨剧。

    他顿了顿,改口道:

    “自然是不需要的。只是无凭无据的猜测而已,不可干扰太上皇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