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同命不同运
第六十四章 同命不同运 (第2/3页)
“吴三甲呢?在这就说话,别装哑巴!”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仍然没人答应。
“苏润!苏润在这吗?”
“在!”
苏润应声回道,神情略显茫然。
夏队长瞄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又去看手中的名单,眉心忽然高高隆起,似有些避讳。
“那个……咱们这有姓江的姑娘吗?”
“我姓江!”
江雅望向狱卒,战战兢兢地应道。
夏队长的眉头更紧,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却问:“你叫什么?”
“江雅。”
“哪个学校的?”
“奉天省立女子中学。”
夏队长突然烦躁起来,放下名单,转头嘟囔着问:“怕啥来啥,谁他妈送过来的?”
狱卒凑上前,低声耳语了几句。
夏队长听了,愈发焦躁,忙摆摆手说:“去去去,打电话通知!”
随后转过身,接着询问:“张秀莲在不在?庞兴亚呢?陆沿洲……”
名单不长,很快就点完了,牢房里又有三两个学生被念到了姓名。
夏队长依次做了记号,也不过多解释,当即转身离开。
众人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并不知晓彼此的底细,更不知道官差到底有何打算。
“你们是带头的吧?”话剧社那位眼含关切,连声宽慰道,“别担心,现在官府受到的舆论压力很大,应该不敢把你们怎么样!”
其他学生也跟过来安抚江雅等人。
苏润没说话,心里琢磨着夏队长方才的举动,凭借牢房里的一线月光,看了看大家的鞋子,忽然懂了,便静悄悄地退到阴影中,踢两下草席。
这举动引起了江雅的注意。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运动鞋,又扫了一眼对面十几双布鞋,似乎也懂了。
尽管碍于年岁轻、见识浅,江雅的理解不甚透彻,但她还是感受到了明显的差异,并且因此而坚信,家里会有办法救她出去的,至少会比那“十几双布鞋”的办法多。
果然,也就两盏热茶的功夫,走廊拐角便再次传来一连串的脚步声。
这次人更多,乍听起来就像潮水翻涌。
真如说书先生所言那般:锵啷啷宝刀出鞘,哗啦啦马踏联营!
仿佛整座监狱都跟着微微震颤。
值班室里的狱卒全部出动,奔去视野的盲区,似乎是在迎接某位重要人物。
学生们倍感惶惑,那声音太远,根本听不清,只能依稀分辨出有人在拍桌,有人在赔笑。
很快,夏队长就带人快步折返回来,火速打开牢门,冲江雅招了招手。
“姑娘,你出来一下。”
江雅迟疑片刻,终于在众人的注视下迈开脚步,怔怔地来到门前。
夏队长侧身放她出来,随即锁上牢门,领着她朝走廊尽头而去。
刚转过拐角,避开学生的视线,另外两个狱卒便急忙掏出钥匙,替江雅打开手铐、脚镣,边忙边说:“江小姐,您待会儿得说句公道话,打从您进来以后,咱可没打过您、没骂过您!”
江雅受宠若惊,呆愣愣地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
走廊里灯影昏暗,直到尽头,才能看见一抹明晃晃的暖黄色光亮。
这段距离并不太远,但心路漫长,仿佛是在探索某种真相。
不知怎么,江雅心跳得厉害,随着亦步亦趋,光影在她脸上徐徐流转,明暗交替。
忽然之间,她的双眸亮了起来。
眼前是一间极为宽敞的厅室,大概是狱卒平时开会的地方,很多人站在里面,唯独一人例外。
江连横一袭黑绸大褂,侧身坐在桌旁,手肘搭在桌面上,面色阴沉,不苟言笑。
“爸——”
江雅大叫一声,连忙向前奔跑,可是刚冲进大厅,脚步却又突然收住,竟莫名有点害怕。
屋内的人数,远比她想象的多,至少也有五六十号,一半是江家的弟兄,一半是衙署的老柴,双方相向而立,满得不能再满。
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赵叔、东叔、三叔、海新年,还有许多脸熟却叫不上名字的叔叔大爷。
薛应清虽然没来,但她手底下的老刀、康徵等人却也在场。
平日里最熟悉的人,此刻突然变得陌生。
以往,在江雅眼中,这些叔叔大爷都是很随和的,偷摸塞给她零花钱,常跟她开玩笑,甚至有点不正经、耍活宝,总之都是一副能说会逗的老小孩儿架势,但今天不一样,全都僵尸似的绷着脸。
江连横朝女儿瞥去一眼,没有表态,只是静静地坐着。
及至此时,江雅才发现,原来她并非不怕父亲,而是她从未真正见过父亲发火。
相比之下,厅室对侧的一众老柴,倒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