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江河水深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六十九章 江河水深 (第1/3页)

    午后,奉天商会大楼。

    今日清晨,大楼门前便搭了一处募捐凉棚,棚顶悬挂一张横幅,上面写着:奉天沪案后援会。

    前来捐款的商民络绎不绝,直到晌饭光景,方才渐渐冷清下来。

    周围仍有衙门的官差站岗巡逻,以防募捐活动莫名演变成抗议示威。

    响应募捐的百姓很多,但筹得款项却寥寥无几。

    真正的献金主力,依然是本地的豪绅富户,以及各大行会。

    毕竟,奉天的金融秩序尚未恢复,甚至还在持续恶化。

    奉票兑换现洋的最新市价,已经突破了五块五,照比年初那会儿,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宵烛寒光,力难远济,便只能尽心而为,支援沪上同胞。

    ……

    商会大厅,江连横正在跟众多豪绅富户和行会会长交流闲谈。

    他是“奉天沪案后援会”的组织者之一,在募捐活动中,自然免不了抛头露面,也因此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多方赞誉。

    虽然这么说,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但的确有不少豪绅,是冲着他的面子才来捐款的,或者说原本只想捐现洋二十元,因是江家牵头,便临时改换主意,捐助了现洋三十元。

    眼下,募捐活动的上半场已经告一段落,众人都聚在大厅里交际,等待下半场开幕。

    豪绅毕竟是豪绅,买卖做得大,消息也就格外灵通。

    关于沪案的最新进展,从众人的只言片语中,便可窥见一斑。

    “各位听说了么,沪上总商会好像已经准备妥协了。”

    “听说好像是准备撤销几条要求。”

    “什么要求?”

    “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英日驻军、还有关于劳工的几条交涉条件。”

    “那是想瞎了心,人家的租界是洋枪洋炮打出来的,怎么可能因为劳工叫歇就撤军呢?”

    “唉,工厂停摆,沪上的电力都不够用了,那么多货款都滞留在港口,这还怎么斗下去呀!”

    众人各抒己见,互相交换着彼此听闻的最新消息,对于现状的预估,皆是一片悲观。

    江连横并未参与其中,默默走到大厅角落,时不时从袖口里扯出一张小抄,嘀嘀咕咕地默念了几句。

    上午的时候,省城学生联合会、基督教青年会、奉天农会、律师工会等诸多团体,已经先行捐款。

    下午要来捐款的,则是各家工厂的代表。

    劳工自发筹款,聚少成多,因为担心工厂把头从中贪墨,所以分别交给几人保管,亲自来后援会献金。

    江连横既是联合西家行的总把头,便理应亲自接见,顺便准备一段开场白。

    这份募捐致辞,由闯虎执笔,写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江连横自己读起来,都觉得有点害臊。

    即便如此,该出风头的时候,还是得出风头。

    老实说,他虽然关心沪上惨案,但若是声称因此而夜不能寐、忧心如焚,想必也是言过其实的场面话。

    在他看来,捐款本就是花钱赚吆喝的事情,如果不夸大其词,那就得不偿失了。

    正埋头酝酿着致辞,王正南忽然从门外走进来,含笑穿过人群,凑到江连横身边。

    “哥,劳工都来得差不多了,你准备好了没?”

    “嗯,这就开始吧!”

    江连横点点头,随即转过身,朝大厅里的豪绅拍了拍手,招呼道:“各位,时候差不多了,咱们出去看看?”

    众人捐款以后,之所以留下没走,本就是为了给江家捧场,如今一听这话,自然连声附和,随后相继走出商会大楼。

    门外是艳阳天,日光灼热,亮得令人眼前一阵阵发黑。

    募捐凉棚前,已经重新聚满了商民过客,路边还有几名手持相机的记者蓄势待发。

    豪绅富户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互相谦让着缓步走到台前。

    三辞三让过后,到底还是由江连横来开场致辞。

    各家报馆的记者连忙蜂拥上前,有人照相,有人摊开记事本,目光都汇聚在偌大的捐款箱附近。

    “乡亲们,同胞们——”

    江连横高声呼喊,紧接着语调陡转直下,忽然变得沉重沙哑:

    “国难当头,值此民族存亡之际,沪上惨案,震惊寰宇,实令我辈痛心疾首!列强亡我之心不死,枪杀我等手足同胞,天人共愤,岂容姑且?今我辈若不自强,化耻辱为奋发之决心,只恐百年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