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商民冲突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七十四章 商民冲突 (第1/3页)

    三天后,南记粮油店。

    生意还没开张,店门外便已排起了长龙,老百姓怀里捧着瓦罐、编筐、布袋,争先恐后,互相推搡,早早就占据了大半条街。

    俄顷,有伙计抱着小黑板从屋里走出来,挂在店门外,掏出粉笔,写下今日的粮价明细。

    众人踮脚抻脖,惴惴不安地巴望着,待到伙计书写完毕,方才发出一阵惊呼。

    “完了,又涨价了。”

    “他妈的,这才几天功夫,粮价就已经翻了三倍,还让不让人活了?”

    “狗娘养的缺德玩意儿,发这种财,以后生儿子没屁眼儿!”

    骂归骂,该排队还得继续排队,不然家里不够嚼谷,这时候再去别家,一来一回,搞不好只会空手而归。

    伙计有点心虚,迎着骂声写完粮价,随即闷头钻进店内。

    好在,百姓只敢过过嘴瘾,眼见着门外还有十来个负责看场的彪形大汉,也不敢轻易越轨犯险。

    根据最新消息,郭鬼子现已率军攻克山海关。

    市政公署至今还没正式公布郭军叛乱的消息,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奉天周边地界,正在不断涌入辽西难民,百姓口耳相传,郭军谋反的情报,现在已是公开的秘密。

    少帅也已经回到奉天,目前正在领兵驻防锦州,阻止郭军挺进奉天。

    几天前,郭将军曾经通电提议,拥立少帅主政,改良关东三省。

    不过,随着郭军连战连捷,现在的口风已经变了,不仅要求老帅下野、惩办杨参谋,同时“含泪”要求少帅出洋考察,由他自己主政奉天,待到关东局势平稳,再恭迎少帅回奉,执掌三省大局。

    谁会相信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郭将军反奉的理由就算再充分,也不耽误底层百姓骂他,因为眼下粮价飞涨、物资紧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声援支持、恭迎王师?

    郭鬼子不仗义——这才是民间最朴素的看法。

    其实,奉天十几年未经战乱,省府粮库充足,本不至于如此紧张,但架不住官商勾结,囤积物资,哄抬物价,粮食就算烂在谷仓里,也不能白白送给贫民百姓,那是造孽!

    众人骂过了郭军作乱,百官不仁,商绅不义,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排队去买口粮。

    ……

    店内账房,算盘声劈啪作响。

    程芳坐在案前,时不时拿起笔,在账册上勾勾点点,眼里满怀窃喜,全然不顾垂手站在身旁的西风。

    李正西眼见着账房的伙计来来回回,神情有点局促,等了一会儿,终于凑过去问:

    “二嫂,二哥今天还来不来?”

    程芳没搭腔,直到打完了算盘,方才边写边说:“不知道,你先回去吧,等他来了,我再让他去找你。”

    李正西咂了咂嘴,弯下腰,用手拄着桌面,赔笑央求道:“二嫂,五十斤粮食,你就当借给我还不行么?”

    “哎呀,西风,看你说的,咱们叔嫂之间,那都是实在亲戚,不就是五十斤粮食么,还谈什么借不借的,我就是送给你,咱家里还能饿死不成?”

    话没说完,却见一个伙计突然走进来。

    “老板娘,柜上的小米卖完了。”

    “这么快?”

    “那还不快么!”伙计指着门外前堂,气喘吁吁地说,“现在连稻壳子都快见底了!”

    程芳面露喜色,扫了一眼账本,当即吩咐道:“先去后院儿库里抬一百斤,看看情况再说。”

    “好嘞!”

    伙计高声应和,随即立马忙活着操办起来。

    李正西见状,跟着提议道:“二嫂,那就顺便把我那份儿也备出来吧?”

    “备什么?”

    “我那五十斤粮食呀!”

    程芳很“困惑”,皱起眉头反问道:“西风,你们两口子现在不是搁大嫂家住么,也不缺你家的嚼谷呀,还让我给你备五十斤干什么?”

    李正西愕然,知道二嫂是在故意装傻,可眼下只能求她,便陪笑着再三解释道:“二嫂,我是够吃了,但你也知道,我那不是还有十几个半大孩子么,这大冷的天,又赶上兵灾人祸,咱帮一把,他们不就活下来了么!”

    “唉,我知道你是好心,可问题是‘南记’也没有余粮呀!”

    说话间,就见两个伙计扛着一百斤小米儿,从账房门口经过。

    程芳乜去一眼,心不慌、气不乱,紧接着笑道:“西风,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