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天子左右,能有几人
第118章 天子左右,能有几人 (第3/3页)
也只念苏武当真会识人,寻来宗泽这么一个好判官,不免也想,只要当真升职,便是到哪里,也把宗泽带上最好。
只怕宗泽年老,干不得长久。
苏武来了,程万里满脸是笑,而今,便是看到苏武就高兴,莫名的高兴,还带有一些不一样的高兴。
小书房里,程万里嘿嘿笑着,抬手一比:“好茶,今年东京的好茶膏,春香膏,你肯定没吃过,你尝尝!”
春香膏?
苏武听得心中一喜,赶紧尝一口,看看是不是那个春香膏,还真是。
“喜欢吧?你要不要?可贵呢,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让人远道送来的,我也不多,分你两斤,最多两斤!你可省着吃呢……”
程万里这些话语,当真只是寻常,他看苏武,已然换了角度,换了眼神,换了心态……
只管好东西给他分就是……
苏武起身一拜:“拜谢相公厚爱。”
“诶,你我之间,还说这话作甚,一会儿给你包好,你走的时候带上,莫要忘记了。”程万里似也少了相公的姿态,多了几分长辈的慈祥,只管落座苏武身边。
苏武点着头,自是有正事要说:“相公,依下官麾下之人探听的消息,最近那梁山大贼会有大事要做……”
“当真?”程万里刚坐下,吓得立马又站起来了,事关前程之事,岂敢不着重对待?
苏武点头:“当真!”
“可知是何处?”程万里自然知道,贼寇要做大事,还能做什么?自就是劫掠了。
如今,他是京东两路安抚招讨制置使,虽然是差充,但责任在肩,哪个州府出了大差错,岂能不是他的责任?
苏武立马就说:“当是不在周近?”
“为何?”程万里不信,也是不敢轻易相信。
“因为,咱府里一彪马军,一人三马,贼人都知,去哪都快,他们若是周近行事,即便事成,怕是也跑不脱去。”
苏武如此说。
“那不会是登州莱州那边吧?”程万里再问。
苏武也摇头:“不会,道理也是一样,他们即便在那边得手,也是要返回来,无路可走,岂不也会让下官堵个正着?”
道理其实简单,山东地形,东边是个半岛,三面环海的半岛,梁山之人若是往东边州府去,得手了,也容易被堵在回来的路上,因为实在没有太多转圜的余地,地形如此。
程万里听得两番,想了想,大气一松:“还好还好……”
又问:“那会是哪里?”
苏武当真就答:“兴许是河北东路!”
“为何?”程万里又问。
“相公有知,河北东路,离咱们这里不近不远,贼寇若出,山野之间昼伏夜出而去,也要不得许多时日,去也快,回也快。河北东路州府治下,有哪个知州知府能如相公这般知兵事重兵事?只怕都是军备废弛,既好得手,又有多路好回……”
苏武这话,不是胡言,便是当真分析,他自己虽然知道是高唐州,但他也得把这件事说出个一二三来。
程万里听得言语,立马点头:“对对对,河北东路那边,定也不会防备山东之贼,还有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些贼人定是好算计!”
苏武闻言,心中也有欣慰,程万里如今,当真也有点东西了,进入状态了,用“长进”这个词形容程相公,不合适,但道理是这个道理。
苏武夸得一语:“相公深晓兵事也!”
程万里还自我谦虚摆了摆手:“这事你看怎么办?”
“相公,为今之计,自是赶紧上报枢密院,让枢密院下令河北东路各个州府做好防贼的准备,如此,岂不也是相公先见之明?”苏武如此在说。
程万里点头:“对,这话对,贼人流寇,昼伏夜出,去了河北东路也属正常,咱们这边防贼本就捉襟见肘,察知贼情,速速上报,便也是功勋。”
苏武听得这话,听出另外一层意思来了,看了看程相公。
是管是不管啊?
却听程万里再说:“如此,若是河北东路当真遭贼,岂不也是让朝廷知晓,而今贼势之大吗?如此,钱粮军械也当好要一些了,你那禁厢编制之事,兴许也就不难了。”
行!程相公如今是真行!真有长进。
这不也是一种养寇自重吗?
或者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却听程万里还说:“如此,若是河北东路遭贼大败,不还显得你我在这京东两路,防贼得力吗?这不也是功勋?功勋有时候,兴许就是对比出来的,你说呢?”
苏武说什么?
苏武便是一语:“相公当真深晓兵事,高明得紧!”
程相公闻言,心中自是自得,便是皱眉一想,又道:“若是在贼人得手回来的时候……嗯……你率领兵马半路击之,哪怕贼人多路而回,只要击的一路,得胜,杀得贼寇无数,这事再报到朝廷去……嘿嘿……”
就看程万里看着苏武,苏武也看着程万里。
程万里嘿嘿一笑,苏武把头一点。
苏武接了话:“如此,相公那差充之事,兴许就去了。”
程万里双手一拍:“正是此理!”
便是又说:“济州那边有造船厂,虽然不大,但要想剿那梁山之贼,无船不行,你当去看看,看个仔细,看看那造船厂堪用不堪用,若是堪用,你只管派兵马去占了,有我这安抚招讨制置使的名义,说占便也就占了,免得还要用济州之名去行事,他们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明白,此事好说。”苏武点着头,程万里今日,当真发挥得不错,真是在干事了,有了主观能动性。
“可惜了,造船要钱,要许多钱……为了一处贼寇,大造战船,耗费无数,朝廷怕是难以批复……”
程万里也有担忧,他空有封疆大吏之名,无有封疆大吏的财政。
苏武点头一语:“这不,河北东路大贼闹起来,朝廷才知,梁山贼势之大,如此,战船岂能不造?”
“嘿嘿……”程万里听得就点头笑,便也正是他心中所想,看了看苏武:“你啊,兵事政事官场,也是无一不通。”
“自也是刚才相公教导,下官初学,还不得其中真味,还待与相公再学,再多揣摩。”
这么好的领导,一直以来向上管理,而今初见成效,苏武岂能不提供一下情绪价值?
程万里忽然也把话往回说:“也是河北东路起贼,咱兵马过不得境,即便报到枢密院,也万万不会让咱们兵马轻易过境,朝堂相公们,门道多着呢,如此,便也只能给他们收拾一下烂摊子罢了,只待来日真有大权在手,只待我来日真入了枢密院去,自是一切不同了。”
程万里这话很有道理,更也是自我安慰一下,良心就过去了。
苏武想要麾下有一支更大的强军,程万里如今,何尝也不是这么来谋划?
两千人堪用之兵,能做什么?
真是两千人,程万里来日就算往枢密院去了,也站不稳脚跟,只能看别人脸色,有事岂敢往身上揽?更哪里还能有出头之日?
那童枢密为何有事真敢往身上揽?因为童枢密真调得动西北各军来效死,当真效死!
程万里,就得照着童贯的作业去抄,童贯就是正确答案。
苏武却问:“还想听听相公说一说那朝廷相公们的门道。”
程万里看了苏武一眼,嘿嘿一笑:“你倒是好学,也好,往后,你终究是用得上的,朝堂之事,不外乎利益。利益合,则人合事合,利益不合,人与事自然不合。所以啊,也不是说谁与谁一定好,谁又与谁一定不好。”
“微言大义也!”苏武听得个云里雾里,当然,也并不是听不懂,只是这些不是详细。
程万里继续说:“就说我来这京东两路吧,本只是个小小的东平府知府,何以而今功勋几番,也不算大,就有了差充?”
程万里是真教,他在教女婿,岂会不真心?
苏武想了想也答:“相公是童枢密门下!”
“对,正是此理,童枢密以往在西北,倒是颇有建树,如此,西北诸多相公军门,多在童枢密门下,换句话说,西北官场,便是童枢密的利益所在。而今,我到东平府来,童枢密本也没作多大打算,未想世事变化,咱堪用可用,咱知晓兵事,童枢密岂能不争一争?这一争呐,咱就差充了,若是再争一争,京东两路……嘿嘿……”
程万里看着苏武。
“京东两路官场,自也是童枢密利益所在了。”苏武会抢答了。
程万里一脸欣慰:“正是此理!所以说,那河北两路是谁?”
苏武一想,梁中书在北京大名府,便也就答:“蔡太师!”
程万里欣慰得眉开眼笑:“天下之事,在天子。天子左右,能有几人呐……”
苏武彻底懂了,蔡京与童贯之间,也很复杂,蔡京是靠着童贯而再起,而今两人皆在天子左右,利益相同的时候,自如一党。
但两人天生就有竞争关系……利益不同的时候,那就要各凭手段了。
你若不行,总不能怪我太行吧?
这点事,不复杂,但却又复杂无比。
着实远远超出了苏武所想的那点“养寇自重”之事,这句话在这里说来,格局太小。
也好比程万里所说,如今京东两路的兵马,是去不了河北东路的,除非河北他自己真的不行,非得要你去了。
苏武叹了一口气,却说:“相公高明!”
程万里习惯性谦虚,笑道:“府衙这点事,我不甚高明,那老宗泽比我高明。但京城那点事,我自比你们都多知一些。”
“下官多学就是。”苏武如此一语。
程万里立马点头:“嗯,你当多学,我也多教,我认真来教,你也一定好好来学,兴许要不得多久,你就要随我入京一趟,当面拜会童枢密去,此事定然不远!”
苏武倒也愣了愣,这一切,好像比他预想的要快,快得多。
(兄弟们,最近可能都发这种二合一的大章,只为了均订能涨得快一些,便是心中也有一点梦,想着能不能弄个均订破万,这也是从别的作者那里学来的手段,若是有兄弟不喜欢这种大章,我先道歉,不好意思,多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