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只问,苏武事何人?

    第208章 只问,苏武事何人? (第3/3页)

笑着来说:“朝廷科举,不过也是策论为重,乃至也说诗赋之能,也说苏子卿,臣是阉宦出身,少读诗词,不同平仄之道,只听说苏子卿也能填词,陛下与诸位相公都是此道高手,也不知那苏子卿填词如何?是那瓦舍小道,还是颇有几分才华在身?请教一二!”

    便是童贯当真是请教模样,苏武不在当面,便只当是他童贯文化低,当真不懂。

    反正,只当是与天子闲谈,天子最喜欢这些事,这方面的话题,天子必然感兴趣。

    天子笑着来答:“平仄之道,苏子卿俨然也是出类拔萃,一般人还真比不上他,只是他大作不多……”

    童贯来说:“年少尔,刚刚二十有二,一直从军伍征战,倒是没有机会多来填词,只在以往啊,与那易安居士同坐之时,有过几曲……”

    天子闻言,也问:“是吗?他还与李易安同坐论道?”

    童贯点头:“也是听说,后来易安居士之夫君不是出了差错吗?也是子卿六百里赶去剿贼……”

    童贯只当是与天子说点八卦……

    天子八卦听在耳中,点头叹息:“可惜了那赵明诚啊,出身高门,本也是才华横溢之辈,唉……说不得,也好在最后无甚大事……嗯,说苏子卿……”

    “哦,陛下,臣是想着,此番天下无战事,那苏子卿入京来,当空闲许多,二十二岁,正是起名头的时候,这京中啊,有趣了,热闹了!”

    童贯笑着。

    天子也笑:“天下,人才辈出,文风鼎盛,武运昌隆,正是祖宗庇佑,天命所归,社稷之福也,越热闹越好!”

    童贯顺口一接:“陛下,是不是就此番,论一论如何封赏那苏子卿之事?”

    这话一出,左右皆笑,都来看童贯,这一手操作,着实滴水不漏,环环相扣,丝滑顺畅……

    天子也问:“诶?也说那苏子卿先行回京了,怎不见他来拜见?”

    童贯解释:“他得了诸位相公之差事,正忙那献俘与校阅之事,不得陛下召见,他一个枢密院都承旨,如何又能来拜?”

    “哦,是这般,倒是朕的不是了,也罢也罢,那就议一议,如此大才,又得盖世之功,该重赏!”天子自己也说得激动起来。

    童贯开口一语:“陛下,不若叫那苏子卿先去太学里读读书?读个三五年,先有个出身?”

    而今这太学,只要去读书,读出来就能当官,可以不通过科举那一道,也算出身,当然,也可以科举,正儿八经得个进士及第。

    童贯故意这么说,说完,立马关注天子的反应。

    天子大手一挥:“如此良才,更是良将,已然出得这般大策,平仄之道也是炉火纯青,只待他读个三五年去,岂不暴殄天物?许正是用人之际,何必如此麻烦?这般,就赐他一个同进士出身!”

    童贯还说:“这般……怕是不妥,那御史言官,弹劾起来,可如何是好?”

    在场之人,都看着童贯表现,其实,也不羡慕嫉妒,能在这里的人,哪个没有这般在天子面前的高光时刻?

    倒也此时此刻不愿把童贯真来得罪,大事要起,正是拉拢童贯之时。

    各方斗争是斗争,争夺是争夺,其实,童贯一方面对被人盯得紧,一方面,又最不被人忌惮。

    原因简单,童贯年纪大,没儿子,没家族,没亲眷,更没有那些真正的门生与联姻之类的政治势力。

    赵佶面色一沉,大手一摆:“就这般,如此大才,还不能得一个同进士出身?只管把这《淫祀十论》往御史台与谏院去传,朕知人善用,岂不是美名?”

    童贯却说:“陛下知人善用,臣不及也!臣还是顾忌良多,一介阉宦,不敢乱议朝堂之事。”

    “就这般!”天子赵佶,那好似也有脾气,又道:“门下拟旨,中书去发,礼部登录,吏部存档,赐苏子卿同进士出身!”

    童贯有言:“可惜苏子卿不在当面,陛下如此厚爱,他岂能不是五内有感,热泪盈眶?”

    天子笑答:“只念他为国家为社稷,再接再厉!”

    “那……”童贯一语停顿。

    天子一顿,又道:“也是也是,同进士出身,只是个名头,当不得封赏,那就议一议,这般,该如何拔擢?”

    王黼看了看天子,看了看童贯,更也看了看老神在在的蔡京,心下一动,答了一语:“陛下,如苏子卿这般之才,深晓兵事,自还是枢密院里听用!”

    童贯转头来,与王黼一个笑脸。

    王黼自也回了一个笑脸……

    童贯直接来说:“王相公所言不妥,枢密院都承旨,已然不小,可不能再随意升迁了,不若还是调枢密院外去,他如今是从五品,功劳大,要重赏,升个四品,从三品,已然泼天之恩也!枢密院里,也就不合适了。”

    天子便也皱眉,左右问:“台谏两院?还是中书门下?还是六部?亦或者外放?”

    王黼细致来分析:“台谏言官,以建言献策监督百官为职,苏子卿不合适,中书门下,在政事堂与陛下身边奔走,不符苏子卿之才,六部为政,来来去去也都是案牍之事,苏子卿乃勇武辈,怕是不合适……”

    天子也来气:“何必兜兜转转?直接来说。”

    王黼一笑:“陛下刚才也说,许正是用人之际,陛下本就心中有定计,臣斗胆猜测一二,还是枢密院听用为好。”

    天子立马就笑:“是啊,就留在枢密院吧……且看怎么留……”

    童贯此时一语:“若留枢密院,无官职可赏,那就给他赏个名头吧?陛下以为如何?”

    “就这么定了,你们挑一个,朕听听看……”天子最是好人。

    童贯立马不等,直奔目的而言,却是嘟囔之语:“学士,怕是不当,苏武之才,得学士之名,怕是难以名符其实!”

    天子忽然大笑:“老伴当啊,原来在这里等着朕呢,那就枢密院直学士。”

    童贯好似受到惊吓一般,立马起身:“陛下,臣万万不是此意,枢密院直学士,正三品之衔也,御史中丞与知开封府,也不过三品,如此超晋,二十二之年岁,怕是举世皆惊!历朝历代,上下几千年,怕也只有甘罗、霍去病如此而已!”

    童贯拿捏赵佶,那真是熟稔非常,正话反说,那只是小道。

    甘罗事何人?秦始皇嬴政!

    霍去病事何人?汉武帝刘彻!

    只问,苏武事何人?

    (兄弟们,明天,我弟弟,亲弟弟,那个西藏当兵立功的亲弟弟,结婚!怕是要断更一天,提前请假!拜谢诸位,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