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计研所所长拔枪?华大佬看重谢柔数学天赋了?

    318 计研所所长拔枪?华大佬看重谢柔数学天赋了? (第2/3页)

2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也有550公里,几乎是运-11的三倍。

    更重要的是运-8的最大航程将近6000公里,在全国范围内,去任何城市都不需要中间降落加油,哪怕是从东北飞到西北,也只要六七个小时而已。

    而这年头,国内的民航客机不多,空中线路也不繁忙。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飞机的安全性。

    两人上午出发,下午五点就到了首都,李瑞派了车来接两人。

    “飞机是比火车快多了啊!”

    于国峰不是不知道飞机快,可那成本……

    “于叔,现在对我们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一个方面技术的突破,就意味着相关的技术项目基础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更快地搞出来……”

    一路上,谢威并没有跟于国峰讨论关于乘坐飞机的成本问题,而是一直都在讨论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集成电路的跟软件等领域,谢威基础可能不如于国峰,可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上,远远超过于国峰。

    毕竟很多都是现成的。

    谢威提出来,于国峰的团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之前学校跟运-10团队项目在接触,听说准备购买运-10?大飞机的飞行成本可是更高……”

    车上,于国峰主动问了出来。

    “拉倒吧!”

    谢威直接摇头,“运-10去年9月完成首飞后,开始了密集的试飞工作。但是运-10的设计,并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这就导致有不少的设计缺陷。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运-10配套的设备跟不上……应该利用大型模锻机一次成型的框梁等核心结构件因为缺乏大压机,采用的分段压制,然后焊机的方案……另外,配套的涡扇-8进度也没跟上……在首飞之前,很多的实验都没有完成……”

    一说这,谢威就很闹心。

    运-10的下马,几乎是所有国人心中的痛。

    就因为运-10下马,中国的国产大飞机,晚了好几十年才飞起来。

    原本他忽悠着李瑞恢复航空工程系的时候,同样考虑过学校先把运-10项目接手过来,避免运-10缺乏经费而导致无法持续研究下去。

    为此,刘德宝专门按照谢威的要求去收集了相关的信息,汇总信息后才发现,运-10虽然完成了首飞,就跟目前的涡扇-6等顶级技术项目一样,配套跟不上,都只是解决了基本的问题,可靠性跟稳定性都无法保障。

    没等谢威劝说,刘德宝自己都放弃了。

    “唉~”

    一说到基础配套,于国峰就头大。

    他们搞计算机相关的,同样也是配套跟不上啊。

    现在不就是为了配套的硬件专门往中科院跑?

    “实际上,运-8比运-10都要靠谱。等运-8有了全气密舱,到时候学校可以订购一架,那个速度快,全国到处都可以直接到达。”

    对于谢威这话,于国峰没接。

    乘坐运-11,他都头痛得不行,飞一次得好几千块的成本,这些资金都能购买不少实验材料了。

    谢威同样没有再去说这。

    随着学校的项目增加,跟全国的各大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单位的合作越来越多,学校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技术人员,到处出差的时间也随着增加。

    路上浪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目前全国的民航航班都不多,从哈城开通到全国主要大城市的航班,更是不现实——全国所有的民航线路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只因为乘坐飞机都有最低级别要求。

    民航是不算成本的。

    “我说,你小子没事老往这边跑什么?是生怕不能成为别人眼红的对象?我正在跟那边谈,人很快就能到学校,年轻人,有点耐心不好么?”

    李瑞一见到谢威,就抱怨不已。

    在他看来,谢威专程为了计算机所的技术人员而来,是对他办事能力的质疑。

    “我倒想有耐心啊!现在微机搞出来了,CAD辅助设计软件也搞出来了。可目前的计算机性能限制了软件功能的使用……这不,我邀请于主任跟我一起,让于主任向您介绍。”

    谢威丝毫不客气,径直向李瑞放茶的柜子走去。

    “那里面可没什么了……”

    谢威打开柜子一看,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