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炼体后的艰难破境

    第186章 炼体后的艰难破境 (第3/3页)

情,远不该耗费这么多的时间。

    于是萧含雁和石君昊这几日也常常观察他,原本隐有担忧的心渐渐安稳了下来。

    因为季忧在破境时的表现的十分艰难……

    渐渐地,有人开始明白了。

    他受到了肉体的限制。

    人族修仙需要感悟天道,而神念则是天人感应的载体,过分强大的肉体会限制神念,同时阻碍天人感应,这是青云天下的共识,所以现在的修仙界已经很少有人炼体了。

    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炼体方式,也仅有私修、或者是卡在瓶颈多年的修仙者才会接触。

    而季忧炼体这件事,其实知道的人不少。

    “虽然不知道季忧是采用了何等炼体之法,但无论如何,炼体都是一种浪费天赋的旁门左道。”

    “不错,尽管炼体会让同境之间的战力变强,但弊端也很显著啊,完全就抵消掉了对天道的亲近。”

    “有一些没有天赋的学子,他们空耗多年,我倒是会建议他们去接触一些旁门左道,但季忧……着实是不该。”

    “乡野私修嘛,他有什么办法?若不是炼体,他能战败楚河?他能擎的起灵剑山的四十九重山?”

    季忧破境这件事拖的时间极长,在万物凋零的冬日便引起了议论无数,连长老之间都在相互讨论,引发了一起对于炼体与悟道的双重探讨。

    这是一个极为经典的案例,堪称百年不遇。

    因为在一件事成为反面共识之后,就很少会再出现不信邪的了,像季忧这般有天赋但固执炼体的,简直凤毛麟角。

    那么到底该不该炼体?

    要说该吧,他现在受到的限制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若说不该,又有人觉得那样的他在秋斗之中很可能扛不住楚河的【浑天术法】,也无法在蛮荒之上擎起【四十九重山】。

    “其实我还挺怕季忧破境很轻易的,如今倒是稍稍宽了心。”

    “哦?”

    “潘师弟难道不觉得,这后起之秀,让我们在内院之中有些难做了?”

    不尘殿山道之上,两道身影此时下山而来。

    他们一个叫潘彬,一个名叫刘启辰,是在季忧之前入院的两人,未能感应天书,已经卡在融道境的门槛前多年。

    与季忧相比,他们并不知名,虽然当年入院未遇强敌而进了内院,但没有天书辅助,修行速度也一直都不快。

    在院中聊起季忧破镜之事的时候,其实他们是最为尴尬的,后来听说他因为肉体过强而破境困难,不禁稍稍松了口气。

    腊月时节,九州全域开始飘雪,盛京之中天地白茫,漫天飘落着好似被揉碎的玉片,纷纷扬扬。

    尼山之巅一夜白头,簌簌落雪覆盖满京城。

    天书院是七大仙宗当中最为亲近天道的,习惯于遵循四时节令,通常不会以仙法驱赶落雪,以至于内院五大仙殿的房檐之上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宛如琉璃垂悬。

    晨间,有内院弟子朝紫竹禅林而来。

    毕竟一日之计在于晨,人族的头脑在清晨起来的几刻钟之内是最为清晰。

    有几块悟道地此时已经被掌事院派人清理干净,蒲团也被放置的板板正正。

    “萧师姐,来杯早茶?”

    “不了,晨间没有饮茶的习惯,我还是先去悟道。”

    萧含雁冲着茶亭之中的何灵秀、石君昊、柴泽、冷盈盈等人摆手,随后便去了自己的位置,无言入定。

    寻找契机与平日悟道不同,不需要长足的坚持,也不需要以丹药与灵石来进补。

    有时候契机的出现,往往会存于某一刻的灵光一现之中。

    处于这个阶段的修仙者通常不会让自己入定的太死,以免心境过于沉寂而忽略了某一刻的灵光。

    此时的萧含雁双目紧闭,不断地于天道之间搜寻。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位亲传候选的耳边忽然响起一阵水声,让她的眉心不禁微皱。

    近几日,天地间仿若被严寒冰封,温度低到了极致,活水都化作了坚冰,似这般灵动的水声,她已经许久未曾听闻。

    她缓缓睁开双眸,循声望去,只见地面那未曾清扫的积雪,正悄然融化。

    随后雪水在竹林之间的沟渠内汇聚,形成了一道道涓涓细流,蜿蜒向前。

    “温度升高了……”

    萧含雁心中暗忖,下意识地向左侧转头,却见其他内院弟子也正朝着同一方向投去惊异的目光。

    在那处,积雪已然化开了一个规整的圆,雪水顺着地势,源源不断地向外横溢。

    随后,一双灿金色的眼眸缓缓睁开,而滚烫的气魄则从那双眼眸的主人身上不断溢出。

    萧含雁微微一怔,感受到一股迎面而来的热浪……

    何灵秀和石君昊等人正将早茶饮完,本打算去悟道。

    期间打趣声不停,还有人似乎是在打赌,赌的是萧含雁与石君昊谁能先破境应天。

    不过就在他们刚刚走出茶亭的时候,往前行进的脚步却忽然停下,脸上的笑容也开始慢慢减淡。

    因为此刻的他们,正好遇到从竹林之中走出来的季忧。

    他的唇色苍白如纸,毫无一丝血色,朝着茶亭中的众人轻轻点头示意,而后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竹林外走去,其眉眼之间满是疲惫之色,仿若刚刚大病初愈一般。

    然而这种比喻也并非不恰当,因为他破境的艰辛真的不亚于扛过了一场大病。

    而此时在茶亭前方,众人张张嘴,表情流露出一丝凝重。

    “通玄上镜了……”

    “他的气魄,好强……”

    何灵秀等人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疲惫。

    但比疲惫更加明显的,是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那虎啸龙吟一般的气魄,如同喷薄而出的晨曦,在冬日的寒意之中呼啸不停。

    气息与境界相关,而气魄通常与战力相关。

    尽管这种判定不太准确,但实际上是具备一定参考性的。

    何灵秀此时仍是融道中境,可面对这种气魄,却有一种可能无法轻易战败他的感觉。

    (求月票)